[發明專利]半導體集成電路及其操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307761.1 | 申請日: | 2007-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1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樸德夏;宋基煥;金真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1C11/401 | 分類號: | G11C11/401;G11C11/4063;G11C11/4096;G11C11/408;G11C11/40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邵亞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集成電路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集成電路,具體涉及半導體集成存儲器電路及其操作方法、以及半導體集成電路存儲器中的讀出放大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圖1圖示出現有技術的集成半導體存儲器電路。如示,所述存儲器電路包括存儲器陣列和讀出結構100,以下將關于圖2-圖4對其更詳細描述。命令譯碼器102接收命令CMD(例如,讀、寫等),并且將所述命令譯碼為用于控制行譯碼器104和列譯碼器106的控制信號。行譯碼器104和列譯碼器106接收所述控制信號和地址信息,并且基于所述控制信號和地址信息生成驅動信號。例如,行譯碼器104生成字線驅動信號來驅動所述存儲器陣列和讀出結構100的字線WL。列譯碼器106生成用于驅動所述存儲器陣列和讀出結構100的位線選擇器的位線選擇信號BLS。從所述存儲器陣列和讀出結構100輸出的數據被輸出到輸入/輸出(I/O)線上,并且該輸出數據由I/O讀出放大器108讀出。
圖2示出存儲器陣列和讀出結構100中的單元陣列1以及與其連接的數據讀出電路3的構造。DRAM單元MC由具有浮置態的溝道體(channel?body)的一個MISFET構成。這種類型的存儲器單元更通常也被稱作浮置體單元。圖3中示出使用n溝道MISFET的DRAM單元MC的結構。如圖3所示,DRAM單元MC具有硅襯底10、通過如氧化硅膜的絕緣膜11與硅襯底10隔離的p型硅層12、其間形成有柵極絕緣膜13的柵極電極14、以及分別是源極和漏極的n型擴散區域15和16。n型擴散區域15和16之間的p型硅層12用作溝道體。
如圖4所示構造存儲器單元陣列1。特別地,每個DRAM單元MC具有彼此隔離的浮置溝道體,DRAM單元MC的源極固定在參考電壓(地電位),在一個方向上對齊的DRAM單元的柵極連接到字線WL,并且在與字線WL相交的方向上對齊的DRAM單元的漏極連接到位線BL。
DRAM單元MC動態存儲第一數據狀態和第二數據狀態,在第一數據狀態中作為溝道體的p型硅層12被設置在第一電位,而在第二數據狀態中p型硅層12被設置在第二電位。更特別地,第一數據狀態以一種方式寫入,其中將高正電平電壓施加到選擇的字線WL和選擇的位線BL,以使得選擇的DRAM單元執行五極管操作,并且由發生在漏結附近的碰撞電離(impactionization)生成的多數載流子(n溝道情況下的空穴)被保存在溝道體內。其例如是數據“1”。第二數據狀態以一種方式寫入,其中將高電平電壓施加到選擇的字線WL來通過電容耦合提高溝道體電位,而選擇的位線BL的電位被設置在低電平,并且將前向偏置電流發送到溝道體和選擇的DRAM單元的漏極的結,以便將溝道體內的多數載流子發射到漏極中。其例如是數據“0”。還可以通過柵極感應的漏極泄漏(GIDL)以第一數據狀態寫DRAM單元MC。這里,將負電位施加到字線,而將正電位施加到位線。源極再次保持固定在參考接地電壓。這使得柵/漏極區中的高電場重疊,并且發生從電子價帶到導帶的隧道效應(tunneling)。隧道效應的電子生成電子空穴對,并且當空穴移動到主體時,電子移動到漏極。因此,晶體管的體電位隨碰撞電離而升高;然而,由GIDL生成的電流遠小于隨碰撞電離生成的電流。
作為由溝道體電位偏置襯底的結果,在數據“1”的情況下的閾值電壓Vth1低于數據“0”的情況下的閾值電壓Vth0。因此,在數據讀操作時,可以通過檢測由閾值電壓差導致的單元電流差判斷所述數據。
如將認識到的,這種特性的DRAM單元消除了對存儲數據的電容器的需要,并且提供了集成半導體存儲器電路的大小的進一步減小。
通過將單元電流與參考電流相比較來判斷數據存儲狀態。作為參考電流的源,準備了如圖2所示的啞(dummy)單元DMC。通常可以設計啞單元DMC,使得產生的參考電流處于當DRAM單元為數據“1”時的單元電流Icell1、和當DRAM單元為“0”時的單元電流Icell0之間的中間值。然而,在圖2中,啞單元DMC由具有與DRAM單元MC相同的結構的兩個MISFET構成,并且所述MISFET的漏極并行連接到為每個多位線提供的啞位線DB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3077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