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鉆孔壓漿樁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306592.X | 申請日: | 2007-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5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王擎忠;杜如升;馮志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圣基建筑特種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4 | 分類號: | E02D5/34;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0013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孔 壓漿樁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基打樁方法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鉆孔壓漿樁的打樁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樹根樁由于其適用性廣泛、結構形式靈活、造價不高、施工簡捷,其在浙江等沿海地區的軟土地基加固處理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目前,仍有部分工程項目在采用樹根樁型作為復合地基的樁型。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施工質量難以控制的原因,在樹根樁工程項目施工中發生了較多的工程質量問題。結合樹根樁常規施工工藝及其施工管理方法,樹根樁施工過程中易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1)樹根樁由于其施工方法較為簡單,施工機械要求不高;(2)樹根樁施工中往往過高的追求施工進度和經濟效益,造成其施工質量難以按規范要求施工;(3)傳統樹根樁按照成孔→放鋼筋籠→投放石子→注漿的工藝流程進行施工。其中注漿管(常用PVC管)是鋼筋籠下放時預置的,在下放石子后,以0.1~0.3MPa的注漿壓力進行注漿,由于孔內已經充滿了較多體積的石子,故在石子粒徑及注漿壓力控制不好的情況下,難以保證孔內注漿的密實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是對樹根樁的施工工藝加以改進而成的新樁型,能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基礎托換加固工程與基坑支護工程。
所述的鉆孔壓漿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1)鉆機就位,下鉆成孔,并采用泥漿護壁;
2)鉆至要求的深度后,調用清水清孔;
3)提出鉆桿并拆卸鉆頭,盡快插入鋼筋籠,并將鉆桿接長后下入到孔底,開動高壓泵進行首次孔底注漿,漿液用量達到樁孔體積設計值的70%~80%;
4)孔底注漿結束后,在鉆桿鉆動狀態下連續投放石子,直至孔口石子不再沉落;
5)石子投放完畢后,進行第二次孔底注漿,一次性將水泥漿頂舉出孔口,重復注漿頂舉,出現孔口石子回落時,立即加填石子,直至孔口水泥漿液面不明顯回落,方可逐節拔桿,并逐次補注水泥漿,完全拔出鉆桿時,孔口石子出現陷落的應及時補填石子和水泥漿,并用砼插入式振動棒插搗至孔口以下0.8-1.2米,確保樁頂部分密實。
所述的鉆孔壓漿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鉆成孔過程按正循環工藝鉆進,遇到地下障礙物部位,以導向鉆頭高速低壓鉆進。
所述的鉆孔壓漿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漿護壁采用的是普通泥漿或膨潤土泥漿。
所述的鉆孔壓漿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漿采用純水泥漿,水泥漿的重量配比為:水泥∶水=100∶50~60,采用32.5~42.5等級的水泥。
所述的鉆孔壓漿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放的石子粒徑小于30mm。
所述的鉆孔壓漿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孔底注漿的注漿壓力為0.5~1.5MPa。
本發明采用了新的成樁工藝,樁身為無砂混凝土,樁身質量有保障且混凝土強度能保證C20~C25,具有較高的豎向承載力與抗側力承載力。壓力注漿使樁體與樁端土、樁周土結合緊密,一方面杜絕了樁端沉渣,另一方面對滲透性較高的樁周土產生壓密注漿的加固作用,使鉆孔壓漿樁的沉降變形小于同口徑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機具配置相對小型化,施工時振動和噪音較小,所需的施工場地較小,可以擴底施工成為擴底樁,使單樁豎向承載力大幅提高,亦可以進行斜樁施工。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圣基建筑特種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省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圣基建筑特種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3065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