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節能飲水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305300.0 | 申請日: | 200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4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樟焱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樟焱 |
| 主分類號: | A47J31/00 | 分類號: | A47J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800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 飲水機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水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飲水機。
背景技術
現在,飲水機已經是一種使用十分普遍的產品。一般的飲水機都有加熱功能,可將飲用水加熱,使水溫達到90℃以上,滿足用戶需要。
公知技術的飲水機熱罐,一般采用薄不銹鋼板制造,在熱罐的外表面包覆保溫層,以便減少熱罐的熱量損失。然而,實際產品中保溫層的保溫效果非常差,當飲水機設置在自動加熱與保溫狀態時,平均不到30分鐘,飲水機就會自動加熱一次,使熱罐中的水反復多次加熱。這樣,一方面熱罐中的水成為“千滾水”,對人體健康不利;另一方面,大量浪費電能,一般的飲水機每天的實際耗電量大多在1kW.h以上。
此外,公知技術的飲水機,為了排盡熱罐中的氣體,普遍設有排氣管連通水斗。一種結構是從熱罐上直接引出排氣管連通水斗,另一種結構是從熱罐的出水管上引出排氣管連通水斗。這兩種設計結構的飲水機均存在如下問題:
1.當熱罐中的水接近沸騰時,高溫汽水混合物將順著排氣管進入水斗,使水斗中的常溫水溫度上升;
2.當飲水機處于保溫狀態時,仍然有少量蒸汽通過排氣管不斷進入飲水機水斗,使水斗中的常溫水溫度上升;
3.當飲水機設置在自動加熱與保溫狀態時,排氣管和出水管的溫度均較高,向環境散失的熱量較大,浪費電能。
飲水機普遍存在的竄溫問題,就是指水斗中的常溫水溫度上升。水斗中的水溫度上升后,通常接近35℃,這正是細菌繁殖的最佳溫度,飲用這種可能存在細菌的水對人體健康不利。
綜上,公知技術的飲水機還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節能飲水機。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節能飲水機,其包括熱罐和水斗;所述的熱罐采用真空保溫結構,熱罐頂部和側部封閉,底部開口,開口處設有蓋,熱罐內上部設有氣相空間,熱罐內水位不低于水斗中水位,即:熱罐中的水為高溫水時水位高于水斗中水位,熱罐中的水為常溫水時水位等于水斗中水位;熱罐的蓋上固定有進水管、出水管、排氣管、電熱元件和溫度傳感器;排氣管的一端穿過蓋后進入熱罐,再上升到熱罐的頂部,其另一端連通飲水機的集水槽,集水槽的位置低于熱罐,排氣管的上端面明顯高于熱罐內水位,即將排氣管設計成向下排氣的結構,這種結構既可使排氣管中可能存在的冷凝水順利流入集水槽,又能避免熱罐中的水從排氣管流出;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穿過蓋后進入熱罐內,再上升到熱罐的上部,另一端接飲水機出水龍頭,出水管在熱罐內部分的上端面低于熱罐內水位;所述的電熱元件設置在熱罐內,其主要發熱部分設置在熱罐內的下部;所述的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可探測熱罐內電熱元件附近或者上部溫度的位置。
所述的真空保溫結構是:熱罐包括內罐體和外罐體,在其底部開口處將兩者形成密封固定連接,并將內、外罐體之間的空腔抽成真空狀態。熱罐的材料可以是玻璃(玻璃真空保溫膽),也可以是不銹鋼(不銹鋼真空保溫膽)。
對于采用玻璃材料制造的真空熱罐,在熱罐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防振緩沖材料,緩沖材料的外部設有防護殼體;所述的防護殼體包括上防護殼體和下防護殼體,上防護殼體和下防護殼體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防護殼體再與飲水機的固定零件連接。
所述的電熱元件,可以是電熱管,也可以是其它電熱元件(例如,可以在電阻絲的表面包覆耐熱絕緣衛生材料作為電熱元件)。
所述的溫度傳感器用于控制熱罐內水溫和過熱保護,其方法為:
1.控制熱罐內的水溫:設置下限溫度和上限溫度,當熱罐內水溫上升到上限溫度(例如90℃)時,溫度傳感器將探測到該上限溫度并發出信號,控制系統立即關斷電熱元件電源使其停止加熱;當熱罐內溫度下降到下限溫度(例如85℃)時,溫度傳感器將探測到該下限溫度并發出信號,控制系統立即接通電熱元件電源使其開始加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樟焱,未經黃樟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3053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