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以冷卻和潤滑摩擦片的摩托車用離合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304856.8 | 申請日: | 200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1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許新華;李建波;涂傳勝;趙曉鵬;李濱時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13/74 | 分類號: | F16D13/74;F16D13/72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31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以 冷卻 潤滑 摩擦 摩托車 離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摩托車離合器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可以冷卻和潤滑摩擦片的摩托車用離合器,用于改善摩托車離合器的潤滑。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生產的大部分摩托車發動機在正常運轉時,離合器隨著傳動箱主軸一起轉動,油泵供給主軸的潤滑油目前主要有兩個流向:一個是潤滑油主要從主軸軸向的小孔流出,潤滑傳動箱內傳動齒輪;另一個是部分潤滑油從離合器升桿(或導銷)內油孔流出,流入到發動機箱體內,通過其它零部件的運轉將潤滑油飛濺到離合器外部來潤滑和冷卻離合器,潤滑油并不能流向離合器內部。而離合器處于長期頻繁嚙合與分離的狀態,工作環境惡劣,造成潤滑和冷卻不良,導致離合器磨損較快,壽命縮短,整車加速無力。發動機沒有專門的油路將潤滑油導入到離合器內部,對離合器摩擦片進行潤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冷卻和潤滑摩擦片的摩托車用離合器,使其可改善摩托車發動機離合器的冷卻及潤滑條件,減少離合器摩擦片的磨損,從而延長離合器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其包括主動盤組件、離合器軸承、離合器升桿、離合器端蓋、從動盤、摩擦片、離合器片,壓盤和離合器端蓋通過螺栓連接,從動盤底部和離合器端蓋之間設置用于壓緊的彈簧,離合器片和摩擦片設置在壓盤和從動盤之間,離合器升桿通過離合器軸承設置在離合器端蓋上,離合器升桿位于離合器端蓋外側的一端封閉,位于離合器端蓋內側的一端為設置有軸孔的中空結構,并在離合器升桿的外壁上設置有和軸孔連通的側孔;在從動盤內側壁上設置有通油孔。
所述的離合器端蓋的外側端面形狀和從動盤的內側壁的形狀一致。
從上述結構可以看出,潤滑油通過變速器主軸內的軸孔,經過離合器升桿內的軸孔,從與軸孔連通的側孔流出,該路有兩路流向:一路潤滑油從離合器軸承的滾珠孔隙中流出;另一路潤滑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流入離合器內腔。流入離合器內腔的潤滑油,一部分通過從動盤內側壁上的油孔流入離合器內部的摩擦片與離合器片之間,對摩擦片與離合器片進行潤滑及冷卻后,通過離合器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甩出離合器;另一部分從離合器端蓋與從動盤之間的縫隙中流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端蓋外側端面的形狀和和從動盤的內壁的形狀一致,主要是為了在離合器端蓋與從動盤內壁之間保留適當間隙,一方面可避免由于兩者之間的間隙過大,導致流入離合器內腔的潤滑油過量泄漏,使得進入摩擦片與離合器片的油量減少,影響離合器潤滑及冷卻;另一方面避免由于離合器端蓋與從動盤之間間隙過小,導致兩者發生干涉。
綜合上述,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是在原有結構上改進后新增了一條油路,離合器成本增加不到10%,可有效解決了發動機離合器的潤滑和冷卻問題;使用后,離合器的使用壽命延長了一倍以上,改善了摩托車發動機離合器的冷卻及潤滑條件,減少離合器摩擦片的磨損,保持離合器的使用性能,避免由于離合器的異常磨損而引起的其它問題,從而有效的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為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圖1中離合器端蓋實施例1示意圖。
附圖3為圖2裝配在離合器中的正視圖(相當于圖1的右視圖)。
附圖4為圖1中離合器端蓋實施例2示意圖。
附圖5為圖4裝配在離合器中的正視圖(相當于圖1的右視圖)。
圖中:1、變速器主軸,2、軸孔,3、離合器軸承,4、側孔,5、離合器升桿,6、離合器端蓋,7、油孔,8、從動盤,9、摩擦片,10、離合器片,11、壓盤,12、主動盤組件,13、離合器端蓋外側端面,14、從動盤內側壁,15、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如附圖1所示:其包括主動盤組件12、離合器軸承3、離合器升桿5、離合器端蓋6、從動盤8、摩擦片9、離合器片10,壓盤11和離合器端蓋6通過螺栓15連接,從動盤8底部和離合器端蓋6之間設置有用于從動盤定位的彈簧,離合器片10和摩擦片9設置在壓盤11和從動盤之間,離合器升桿5通過離合器軸承3設置在離合器端蓋6上,離合器升桿5位于離合器端蓋6外側的一端封閉,位于離合器端蓋6內側的一端為設置有軸孔2的中空結構,并在離合器升桿5的外壁上設置有和軸孔7連通的側孔4。側孔和其內的軸孔垂直。在從動盤8內側壁上設置有通油孔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3048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