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針進給縫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301829.5 | 申請日: | 200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5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門脅真次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JUKI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5B3/00 | 分類號: | D05B3/00;D05B27/00;D05B27/20;D05B5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給 縫紉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針與進給齒的協同動作而使被縫制物進給的針進給縫紉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針進給縫紉機如圖9所示,具有:針進給機構,其通過使縫針121一邊進行上下運動一邊沿進給方向擺動,使作為被縫制物的布料進給;水平釜143,其捕捉在縫針121開始上升時在針板113下方形成的上線線環,與下線纏繞而進行縫制;以及下進給機構,其具有使縫針121穿過的針孔152,利用從設置于針板113上的開口部114出沒的進給齒151,與縫針121同步地從下方向布料施加傳送力(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并且,通過利用縫紉機電動機的驅動,使下進給機構與針進給機構同步地動作,在縫針121向下方穿過布料的狀態下,利用與進給齒151的協同動作,向進給方向下游側傳送布料。
專利文獻1:特開平7-136363號公報
發明內容
進給齒151在針板113的下方進行橢圓軌道狀的進給動作,通過在該橢圓軌道的上死點附近,從針板113的開口部114向上方出沒,向布料施加傳送力。因此,在針板113的開口部114和進給齒151之間需要有空隙。其結果,隨著縫制速度的增大,被水平釜143捕捉而穿過該水平釜143并脫落的上線T,有時會由于慣性力而從該間隙向針板113的上側彈出。此時彈出的上線T,會與縫針121的上升同步地被天秤拉起,從而從該間隙再次被拉回針板113下部,之后從進給齒151的下方穿過針孔152被拉到上方。
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縫紉機中,從進給齒151與針板113的開口部114的間隙向上方彈出的上線線環,有時會被進給齒151的進給方向下游側的角部卡住而被捕捉(參照圖9),從而無法順利地進行由天秤進行的上線T的拉起動作,發生上線T的斷線或纏線,產生無法形成適當的線跡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防止上線拉起不良。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為下述針進給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具有:針進給機構(20),其利用進行擺動和上下運動的縫針(21),刺穿載置于針板(13)上的被縫制物而進行進給;水平釜(43),其捕捉前述縫針開始上升時在針板下方形成的上線線環,與下線纏繞而進行縫制;進給齒(51),其具有使前述縫針穿過的針孔(52),從設置于前述針板上的開口部(14)出沒;以及下進給機構(50),其使前述進給齒與前述縫針同步,從下方向前述被縫制物施加傳送力,前述進給齒具有倒角部(53),其是至少將前述水平釜側緣部和進給方向下游側緣部相交的角部切除而成。前述倒角部可以在相對于通過前述針孔中心并沿著進給方向的線(L),在前述水平釜的相反一側開始倒角。
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為如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其特征在于,前述倒角部形成為向外側凸出的曲線狀或弧狀。
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為如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其特征在于,前述倒角部沿著以下直線形成,該直線與前述進給齒的端部所形成的內角為鈍角。
發明的效果
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可以利用針進給機構,在使縫針刺穿的狀態下將被縫制物向進給方向下游側傳送。另外,利用與該針進給機構同步的下進給機構,可以從下方向被縫制物施加傳送力。并且,利用縫針與水平釜使上線與下線纏繞,形成線跡。此時,進給齒由于具有將水平釜側緣部中的進給方向下游側端部的角部切除而成的倒角部,所以可以防止上線被該進給齒的水平釜側緣部中的進給方向下游側端部卡住。也就是說,即使上線向上述進給齒的水平釜側緣部中的進給方向下游側端部的倒角部彈出,也因為上線容易從進給齒上脫落,所以上線不會被進給齒卡住。
由此,即使在由水平釜而與下線纏繞的上線線環從該水平釜脫落后,由于慣性力,通過進給齒與開口部的間隙向針板上方彈出,也可以防止在之后上線隨著縫針的上升被拉起時,上線被進給齒的進給方向下游側端部卡住,以順利地將上線從針孔的下方拉到上方。從而,可以防止上線的拉起不良。
另外,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倒角部由于至少在相對于通過針孔中心而沿進給方向的線,與水平釜相反一側開始倒角,所以可以有效提高相對于進給齒的水平釜側緣部中的進給方向下游側端部的上線拉起效果。
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除了可以得到與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同樣的效果之外,特別地,因為倒角部形成為向外側凸出的曲線狀或圓弧狀,所以可以提高防止上線被進給齒的水平釜側緣部中的進給方向下游側端部卡住的效果。因此,可以實現更順利的上線拉起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JUKI株式會社,未經JUKI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3018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持機構
- 下一篇:模塊化近端主體試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