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鏡成形用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300711.0 | 申請日: | 200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4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木英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3B11/06 | 分類號: | C03B11/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貴亮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成形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成形光學透鏡的模具,尤其涉及在成形光學透鏡時使得透鏡的第1面的中心和第2面的中心沒有位置錯位的透鏡成形用模具。
背景技術
以往,成形光學透鏡的模具,一般而言是如下述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由上模和下模構成的模具。上模和下模分別安裝于在同一軸上相對的一對模板上,模板的一方所設置的引導軸與另一方所設置的引導孔嵌合而被定位,并且,一方可以滑動。例如,在上模可滑動時,在下模安裝圓筒模,并且設置有透鏡成形面的下模本體部分嵌合在設置于圓筒模的圓筒孔內。上模將上模本體部嵌合在圓筒模的圓筒孔內,從而在圓筒孔內的內部,設置在上模的透鏡成形面與設置在下模的透鏡成形面在同一軸上相對而形成透鏡成形空間。在下模設置的透鏡成形面上,放置預先加熱的玻璃素材,通過使上模和下模閉合而形成上述透鏡成形空間,從而在上述玻璃素材轉印透鏡形狀。
【專利文獻1】專利公開2005-206430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所述的模具,由圓筒模而使上模和下模的各透鏡成形面的光軸中心成為一致。但是,上模和下模的位置精度,最主要受到由上述引導軸和引導孔所決定的模板相互間的位置精度,更且,因在上模及下模和圓筒模之間設有孔隙,所以,上模和下模有可能相對于圓筒模沿反方向偏移孔隙的量。
而且,上述模具為多腔模具時,由于在上模和下模分別設置多個透鏡成形面,因此,也影響了透鏡成形面在模具上的位置精度,而使各個透鏡成形面的光軸中心的最終位置變得更差。從而,為了使所有透鏡成形面的光軸中心以高精度對準,必須以很高的精度制作模具的各尺寸,存在很多難題。
發明內容
對于這種課題,本發明在上模和下模分別安裝多個嵌件模,通過上下嵌件模彼此進行定位,嵌件模的位置的離散偏差消失,就能夠使設置在嵌件模的透鏡成形面的光軸中心以高精度對準。
由本發明的成形用模具包括,在固定模和可動模分別均具備:具有轉印透鏡的光學功能面的光學功能轉印面的嵌件模;和將該嵌件模以位置可調整方式安裝的模框。上述嵌件模設置定位孔和定位銷,作為在上述固定模和可動模閉合時使各個嵌件模彼此互相定位的定位機構。在上述固定模的定位孔嵌合上述可動模的定位銷,在上述固定模的定位銷嵌合上述可動模的定位孔。
上述嵌件模分別各自具有兩個上述定位孔和上述定位銷。上述2個定位孔被配置在相對于透鏡光軸成點對稱的位置。上述定位銷配置并埋設在以透鏡光軸為中心從上述定位孔偏移90°后的位置。上述定位銷還嵌合在設于上述模框的固定孔內。
根據本發明,能夠以簡單的結構使設置在多腔模具的所有的透鏡成形面的光軸中心以高精度對準。
附圖說明
圖1是由本發明的注塑成形用透鏡模具的固定模和可動模的剖面圖。
圖2是表示嵌入有8個嵌件模的模框的斜視圖。
圖3是表示可動模用嵌件模的斜視圖。
圖4是表示固定模用嵌件模的斜視圖。
圖中:
10-模具20-固定模21、31-模框22、32-嵌件模23、33-鏡面模件23a、33a-光學功能轉印面24、34-定位孔25、35-定位銷26-引導孔30-可動模36-引導軸
具體實施方式
對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成形光學透鏡的模具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及圖2所示的透鏡成形用模具10由固定模20和可動模30而構成。固定模20由模框21、在模框21以位置可調整方式安裝的嵌件模22、以及嵌入在嵌件模22的鏡面模件23構成,可動模30也為同樣的構成。
在可動模30的模框31具備引導軸36。在固定模20的模框21設有與上述引導軸36嵌合的引導孔26,上述引導軸36在引導孔26滑動,從而進行固定模20和可動模30開閉。
在模框21將8個為扇形的嵌件模22嵌入呈圓形(參照圖2及圖3)。雖未圖示,在可動模30的模框31同樣將8個嵌件模32嵌入呈圓形。模框21中嵌入的8個嵌件模和模框31中嵌入的8個嵌件模按照各自成一對的方式配置。
如圖4所示,嵌件模22,在中央設置有透鏡成形空間40。在透鏡成形空間40的中心部開有為了嵌入鏡面模件23的孔41,在其周圍設有凸緣形成面42。凸緣形成面42通過與可動模30的嵌件模32所設置的凸緣形成面52(參照圖3)而形成透鏡的凸緣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能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3007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