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話系統、移動電話及其通話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203432.2 | 申請日: | 200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202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羅碧青;翁世芳;陸欣;劉芳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1/06 | 分類號: | H04M11/06;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話 系統 移動電話 及其 通話 方法 | ||
1.一種電話系統,該電話系統包括一無線連接無線通信網絡的移動電話 及一有線連接固話網絡的固定電話,該移動電話包括一輸入單元、一射頻單 元、一受話器及一麥克風,該固定電話包括一話筒、一存儲單元及一網絡接 口,其特征在于,
該移動電話還包括:
一第一感應單元,與固定電話進行通訊數據傳輸,用于發送、接收各種 信號,實時地接收經固話網絡傳送固定電話的語音信號及實時地傳送來自該 移動電話用戶的語音信號;及
一中央處理單元,當接收到輸入單元產生的一電話號碼信號時,控制第 一感應單元發送詢問信號,根據該詢問信號所得到的回應結果判斷是否存在 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其中,該判斷過程具體為:發送一第一詢問信號,判 斷一預設時間內有無接收到一第一回應信號,如果沒有接收到該第一回應信 號,則不存在有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如果接收到該第一回應信號,第一感 應單元繼續發送一第二詢問信號,根據來自固定電話的一第二回應信號的標 示判斷固定電話是否處于空閑狀態,如果接收到一標示為使用狀態的第二回 應信號,則亦不存在有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如果接收到一標示為空閑狀態 的第二回應信號,則存在有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
如果不存在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控制射頻單元通過無線通信網絡呼出 該電話;如果存在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控制該第一感應單元發送該電話號 碼信號到固定電話,處理來自固話網絡的語音信號到受話器,及處理麥克風 采集的語音信號經第一感應單元到固話網絡;
該固定電話還包括:
一第二感應單元,與移動電話進行通訊數據傳輸,用于接收、發送各種 信號,實時地傳送來自固話網絡的語音信號到該移動電話及實時地接收該移 動電話用戶的語音信號;及
一處理單元,當第二感應單元接收到來自第一感應單元的該電話號碼信 號時,通過網絡接口呼出該電話號碼,處理來自固話網絡的語音信號經第二 感應單元到該移動電話,及處理經第二感應單元接收的來自移動電話的語音 信號到固話網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話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感應單元與該第 二感應單元為一組藍牙模塊。
3.一種電話系統的通話方法,該電話系統包括一無線連接無線通信網絡 的移動電話及一有線連接固話網絡的固定電話,該移動電話內嵌一第一感應 單元,該固定電話內嵌一第二感應單元,該第一感應單元與該第二感應單元 在一預定范圍內彼此通訊進行數據傳輸,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步驟:
該移動電話撥出一電話號碼;
該第一感應單元發送詢問信號,具體子步驟為:該第一感應單元發送一 第一詢問信號;移動電話判斷一預設時間內該第一感應單元有無接收到一第 一回應信號;如果沒有接收到該第一回應信號,則不存在有一可利用的固定 電話;如果接收到該第一回應信號,第一感應單元繼續發送一第二詢問信號, 移動電話根據來自固定電話的一第二回應信號的標示判斷固定電話是否處于 空閑狀態;如果接收到一標示為使用狀態的第二回應信號,則亦不存在有一 可利用的固定電話;及如果接收到一標示為空閑狀態的第二回應信號,則存 在有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
該移動電話根據該詢問信號所得到的回應結果判斷是否存在一可利用的 固定電話;
如果不存在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該移動電話控制射頻單元通過無線通 信網絡呼出該電話;
如果存在一可利用的固定電話,該移動電話控制該第一感應單元發送該 電話號碼信號到固定電話;
固定電話通過固話網絡呼出該電話號碼;
與該電話號碼的被叫方建立通訊連接;
該第一感應單元接收經該第二感應單元傳送的該固話網絡被叫方的語音 信號;及
該第一感應單元傳送移動電話用戶產生的語音信號經該第二感應單元到 固話網絡。
4.如權利要求3所述電話系統的通話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感應單 元與該第二感應單元為一組藍牙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20343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