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輸器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202851.4 | 申請日: | 200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5075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陸洪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銀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51/04 | 分類號: | B65G5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淀區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輸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動管道傳輸領域,尤其是一種氣動管道傳輸器。
背景技術
目前的傳輸器一旦管箍處被卡住,導致傳輸器卡在傳輸管道中途,而無法取出,造成傳 輸系統的不順暢。
另外,在某些場所例如醫院、銀行和辦公樓等需要私密性很強的傳送文件和票據的地方, 由于中斷交易,而導致客戶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產生嚴重糾紛,甚至引起客戶向服務提供者進 行索賠的訴訟等惡劣事件的發生,從而影響了這一便捷、快速的傳輸系統得到廣泛的使用。
然而,上述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簡單、可靠的一旦管箍處被卡住, 可以逆向取出的方法及裝置。
具體是:
1、在傳輸器往指定方向傳送運行時管箍的各單體結構形成的管箍的旋轉直徑為標準直 徑;
2、在傳輸器往反指定方向傳送運行時管箍的各單體結構形成的管箍的旋轉直徑變小。
優選地
所述傳輸器管箍為由多個單體結構、繞傳輸器體外圈連接的集合體,所述傳輸器管箍的 各單體結構為前后兩個方向擺動角度不同的裝置。
優選地
管箍各單體結構與傳輸器的桶體用彈性元件連接。
優選地
管箍各單體結構與傳輸器的桶體用軸連接。
優選地
管箍各單體結構與傳輸器的桶體用萬向節連接。
優選地
管箍各單體結構與傳輸器的桶體用鉸軸連接。
優選地
所述管箍各單體結構為可擺動機構,管箍各單體結構安裝后,管箍各單體結構的外圈高 于傳輸器的桶體的外圈。
優選地
所述管箍各單體結構與傳輸器的連接軸為偏心軸。
優選地
所述管箍各單體結構為偏心軸或旋轉桿。
優選地
包括管箍的單體結構,安裝在傳輸器體外圈,均勻分布,用于在傳輸器往指定方向傳送 運行時管箍的各單體結構形成的管箍的旋轉直徑為標準直徑;且在傳輸器往反指定方向傳送 運行各單體結構形成的管箍的旋轉直徑變小;包括桶體,與管箍連接,用于支撐管箍和密封 圈。
有益效果:通過上述方案,在所述管箍處被卡住時,可以通過方向加力,使桶體工作直 徑變小的方法;將傳輸器排出,避免了需要拆裝管道,到處尋找的麻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本發明的反向運行的管箍狀態示意圖;
圖3是傳輸器管箍單體的俯視圖;
圖4是管箍單體的另一種形狀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管箍單體與桶體彈性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傳輸器被卡的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結合實例作進一步說明:
實例1,如圖1所示,1為管箍單體,為偏心輪,均勻分布在桶體外周,用于支撐桶體與管 壁接觸;2為軸,用于將1和桶體的槽連接;如圖3中31為圖1管箍單體的俯視圖,33為桶的槽 體;圖1中3為桶體,4為密封圈,為環狀;5為桶口,用于拿取物品;6為另一個管箍單體。A 為運動方向。當傳輸器A向運動時,管箍單體在反向力的作用下,使其靠向槽的右邊沿,也可 以安裝一彈性或彈性元件,使管箍單體始終有一靠向槽的右邊沿的力,以保證密封環的密封 狀態;
當傳輸器被卡住時,如圖6中8、9為阻擋物,用反A向力,如撞擊推力,反向氣流或其它 反向力如用長桿推等,使傳輸器向A的反向運動時,管箍單體會擺動到圖2的狀態,使其倒向 槽內,使管箍的各單體結構形成的管箍的旋轉直徑變小,把傳輸器排出,把管道清理干凈后 再用。
實例2,
如圖5所示2為彈性板,用于連接管箍與桶體,且在常態下,使管箍單體靠向槽的右側, 在反向力的作用下及反A向運動時,管箍單體可倒向槽內,如圖2的狀態。其它同實例1。
實例3,
如圖4所示,傳輸器管箍單體的形狀為扁條狀,41為主視圖,42為俯視圖,也可稱為桿狀。 安裝在圖1的桶體上,其它同實例1。
圖3中33為傳輸器安裝管箍的地方的安裝槽,均勻分布,每個槽內均安裝有一個管箍單體, 槽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如傳輸物品的重量設定。
綜上所述,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如管 箍單體也可為扇狀,或能實現上述功能的其它旋轉體,還可以管箍單體與傳輸器用萬向節連 接,因此,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銀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銀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2028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立秘密密鑰的方法
- 下一篇:微波碳熱還原鋼鐵冶金含鐵粉塵直接生產海綿鐵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