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夾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202430.1 | 申請日: | 200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0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郭原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夾持較為穩定的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攝像技術的發展,鏡頭模組在各種用途的攝像裝置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鏡頭模組與各種便攜式電子裝置如手機、計算機等的結合,更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鏡頭模組作為攝像裝置的必需元件,其被廣泛地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裝置中。通常,鏡頭模組包括鏡片(有關鏡片的設計方法請參閱Chao等人在2000年IEEE系統、超聲波會議(2000IEEE?Ultrasonics?Symposium)上發表的論文Aspheric?lens?design)、鏡座、濾光片及用于間隔鏡片與濾光片的間隔部件,如墊片等。在鏡頭模組組裝過程中,通常需將所述鏡片、濾光片及墊片等組件通過一定順序裝入鏡座,再將鏡座旋入鏡座以組裝成一個完整的鏡頭模組。
在制造及組裝鏡頭模組的過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夾持裝置對鏡片、鏡筒及鏡座等元件進行夾持,以便于對這些元件進行傳輸及作業。如圖1所示的一種現有的夾持裝置10,其通過夾爪11抵觸元件12(圖1示出為一鏡片)的外圓周面120而將元件12夾緊。然而,由于夾爪11抵觸元件12時,其與元件12僅形成兩個接觸位置100,因此,采用夾持裝置10夾持元件12時,該元件12容易滑走,使得該夾持裝置10無法達到夾持穩定的目的。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夾持較為穩定的夾持裝置。
發明內容
下面將以具體實施例說明一種夾持裝置,該夾持裝置具有較高的操作穩定性。
一種夾持裝置,其用于夾持具有一外圓周面的元件,該夾持裝置包括一個第一夾持臂、一個第二夾持臂、一個第一夾爪、一個第二夾爪及一個連接桿;該第一夾持臂與第二夾持臂交叉設置以形成一個開口,該連接桿連接于該第一夾持臂且與該第一夾持臂具有一夾角;該第一夾爪與該第一夾持臂機械耦合,該第二夾爪與該第二夾持臂機械耦合,該第一夾爪與該第二夾爪及該連接桿大致形成一個收容元件的三角形收容空間,且當該第一夾爪與該第二夾爪夾持元件時,元件位于三角形收容空間內,該第一夾爪、第二夾爪及連接桿與元件的外圓周面形成三個不同的接觸位置。
相對于現有技術,當利用夾持裝置對具有一外圓周面的元件進行夾持時,由于第一夾爪、第二夾爪及連接桿與元件的外圓周面形成三個不同的接觸位置,因此,該夾持裝置可提高其對元件進行夾持時的操作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夾持裝置對鏡片進行夾持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夾持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利用圖2所示夾持裝置夾持鏡片時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2所示的夾持裝置收納第一夾爪及第二夾爪時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夾持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見圖2,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夾持裝置20,其包括一個第一夾持臂211、一個第二夾持臂212、一個第一夾爪221、一個第二夾爪222及一個連接桿23。
該第一夾持臂211與第二夾持臂212交叉設置,其具有固連在一起的一個端部213。該第一夾持臂211與第二夾持臂212遠離該端部213的一側形成一開口214。具體地,為了便于操作者通過按壓該第一夾持臂211與第二夾持臂212而調節開口214的大小,該第一夾持臂211與第二夾持臂212可選用具有一定剛性與韌性的金屬材料制成。
該連接桿23連接該第一夾持臂211且與該第一夾持臂211具有一夾角α,其可由第一夾持臂211延伸出來,即該連接桿23與該第一夾持臂211一體成型。
該第一夾爪221與該第一夾持臂211機械耦合。具體地,該第一夾爪221包括一個第一基部221a,及一個由該第一基部221a延伸出來的第一抵觸部221b。該第一基部221a開設一第一通孔2210,并通過該第一通孔2210套設在該連接桿23上,其可帶動該第一抵觸部221b繞該連接桿23旋轉,從而使該第一夾爪221樞接于該第一夾持臂211。
該夾持裝置20進一步包括一個鉚釘24,該第二夾爪222通過該鉚釘24與該第二夾持臂212機械耦合。具體地,該第二夾爪222包括一個第二基部222a,及一個由該第二基部222a延伸出來的第二抵觸部222b。該第二基部222a開設一第二通孔2220,并通過該第二通孔2220套設在該鉚釘24上。該鉚釘24連接該第二基部222a與該第二夾持臂212,使得該第二基部222a可帶動該第一抵觸部221b繞該鉚釘24旋轉,從而使該第二夾爪222樞接于該第二夾持臂2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2024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裝置
- 下一篇:黃芪多糖磷酸鈣納米紫杉醇復合注射液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