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獸用止痢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201742.0 | 申請日: | 2007-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69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何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9 | 分類號: | A61K36/739;A61P1/12;A61P31/04;G01N21/33;G01N31/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防 |
| 地址: | 5500***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獸用止痢 中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質量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獸用醫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獸用止痢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痢疾,古稱腸辟、滯下,是常發性疾病之一,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性疾病,它是由于吃了不干凈的食物,而導致腸道內感染了痢疾桿菌引起的,痢疾的發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腸內側,是一種以結腸為主的化膿性炎癥。痢疾初起,先見腹痛,繼而下痢,日夜數次至數十次不等,多發于夏秋季節,分為白痢、黃痢、赤痢、赤白痢、休息痢等證。
由于中草藥絕大多數來自天然,它具有許多天然的屬性,如化學成分組成的天然合理性,功能的整體性和雙向性以及毒副作用小,不易導致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很少在動物體內形成有毒殘留等。中草藥的這些天然屬性是許多西藥所沒有的。基于中草藥治療各種疾病的固有優點,本發明申請人研究了治療動物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的各種中草藥配方。
發明內容
申請人遵循“三小”(使用劑量、毒性和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和長效)和“五方便”(生產、儲藏、運輸、攜帶和服用方便)的原則來研制獸用止痢中草藥制劑。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止痢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該中藥制劑對治療仔豬白痢、仔豬黃痢、家畜的胃腸炎及消化不良性腹瀉有獨特的療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按照重量份計算,本發明的獸用止痢中藥制劑是由多葉勾兒茶9~11份、地榆4~6份、萹蓄2~4份和烏藥1~3份制備而成。
優選地,按照重量份計算,它是由多葉勾兒茶10份、地榆5份、萹蓄3份和烏藥2份制備而成。
上述獸用止痢中藥制劑是這樣制備的:取多葉勾兒茶加水煎煮三次,過濾,合并三次煎煮的濾液,用文火熬成膏狀,在105℃將藥膏烘干得干藥粉I;取地榆、萹蓄和烏藥混合均勻,加水煎煮三次,過濾,合并三次煎煮的濾液,用文火熬成膏狀,在105℃將藥膏烘干得干藥粉II;合并干藥粉I和干藥粉II,混勻,按常規方法制成各種制劑。
本發明的片劑是這樣制備的:取多葉勾兒茶加0.5~1倍量水煎煮三次,過濾,合并三次煎煮的濾液,用文火熬成膏狀,在105℃烘干得干藥粉I;取地榆、萹蓄和烏藥混合均勻,加0.5~1倍量水煎煮三次,過濾,合并三次煎煮的濾液,用文火熬成膏狀,在105℃將藥膏烘干得干藥粉II;合并干藥粉I和干藥粉II,混勻,壓片即得片劑。
本發明的膠囊劑按如下方法制備:取多葉勾兒茶1250g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1000ml,過濾,合并三次煎煮的濾液,用文火熬成膏狀,在105℃將藥膏烘干得干藥粉I;取地榆625g、萹蓄375g和烏藥250g混合均勻,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1000ml,過濾,合并三次煎煮的濾液,用文火熬成膏狀,在105℃將藥膏烘干得干藥粉II;合并干藥粉I和干藥粉II,混勻,裝入膠囊即得膠囊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獸用止痢膠囊劑的質量控制方法,包括性狀和鑒別:
性狀:膠囊內容物為深褐色粉末,氣微香,味苦、澀;
鑒別:1)檢測鞣質
將3粒膠囊中的內容物置入容量瓶中,加蒸餾水18ml,振搖,1小時后取上清液2ml于試管中,滴入明膠氯化鈉試劑2滴,出現白色沉淀或渾濁(如不渾濁,可加滴1-2滴0.1N鹽酸再觀察是否渾濁);
2)檢測黃酮甙
將3粒膠囊中的內容物置入容量瓶中,加入60%乙醇18ml,振搖,1小時后取上清液2ml于試管中,滴入1%三氯化鐵試劑2滴,呈現藍色,說明含有黃酮甙;另取2ml上清液于試管中,滴入醋酸鉛2滴,呈現黃色沉淀,說明含有黃酮甙;
3)檢測葸醌甙
將3粒膠囊中的內容物置入容量瓶中,加蒸餾水18ml,振搖,1小時后取上清液2ml,加熱后,滴入0.1N的氫氧化鈉1~2滴,出現紅色。
4)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檢測
將100粒膠囊中的內容物置于干燥燒杯內,混勻,稱取1克于50ml容量瓶中用0.9%鹽酸溶液定容至50ml,靜置24小時,中途振搖數次,使其充分溶解,即得5000倍樣品提取液,將提取液用紫外可見光光度計以波長λ190~400nm掃描檢測,在204.0~205.4nm處有一最大吸收峰,在345.0~345.0hm處有一次吸收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未經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2017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