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易開堅果及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201735.0 | 申請日: | 2007-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90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迪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迪男 |
| 主分類號: | A23L1/36 | 分類號: | A23L1/36;A23N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堅果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堅果制品。特別涉及一種加工制成品呈自然完整狀態的堅果方便食品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食用堅果如核桃、榛子、松子等果仁是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食品。其果實在食用時去殼取用果仁則必須借助工具。去殼固然可在工廠進行,但其果仁的再次包裝帶來浪費,并且相應的食品安全以及信任問題也影響到消費需求。例如用開心果的方法制造出的開口核桃、開口榛子等屬于在果殼上制造明顯裂痕的方法雖然帶來一些取用果仁方便,但不能完全排除商品流通中對果仁的污染,相應的食品安全以及信任問題依舊存在。
發明內容
人們確實需要一種既能保持堅果外殼呈自然完整狀態又取用果仁方便的堅果制品。本發明就是通過在堅果外殼上加工暗痕的方法取得這種堅果制品。這種堅果制品的外部堅殼在保持自然生成狀態或基本保持自然完整的狀態下,外殼上有經加工的易沿加工部位開裂的暗痕。這種經加工的堅果在取用其果仁時,用手捏擠其外殼即可使堅果外殼沿暗痕開裂而無需借助工具。這種經加工的堅果包括核桃、榛子、杏核、松子等帶有堅硬外殼徒手不易取出內部組織的堅果,或至少是其中一種,其產品名相應為易開核桃、易開榛子、易開松子等。
而實現這種加工制品的方法,是用人為的方法將含水的堅果外殼進行局部冷凍使其冷凍部位所含水份結晶膨脹損害組織結構形成暗存的傷痕。因這種暗存的傷痕即暗痕達到一定程度會使堅果殼沿加工部位容易開裂,而未加工部位仍能保持相應的抗破壞強度。這種經加工的暗痕在堅果外殼上所損傷組織結構的損傷程度和分布以堅果果殼易開裂而未開裂為限。
實現這種局部冷凍的方法很多。煉鋼工業的發展對液態氧的大量需求,使液態氮作為液態氧的副產品為實現這種局部冷凍提供了經濟性。本發明的實用性就基于這種經濟性。以下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易開堅果的加工方法的產品特征。
具體實施方法
實施例一?易開核桃
將剛脫去青皮的核桃經浸泡和洗去殼表面的污漬,在其剛從浸泡液中撈出就用保溫材料制成的夾具夾住,只露出分心木所在平面1-3毫米的縫隙。將核桃及夾具浸入液態氮中半秒至數秒迅速撈出,可反復數次,然后去除夾具并進入干燥作業,干燥后的核桃徒手沿分心木方向用力一捏核桃殼就可沿分心木平面裂為兩半。核桃殼加工部位與液氮接觸的時間和接觸次數因核桃的大小、殼厚不同經試驗調整。
實施例二?易開榛子
將剛脫去果莢的榛子經浸泡,在其剛從浸泡液中撈出就用保溫材料制成的夾具夾住,只露出通過榛子殼果臍和果尖最大園周所在平面1-3毫米的縫隙。將榛子及夾具浸入液態氮中半秒至數秒迅速撈出,可反復數次,然后去除夾具并進入干燥作業,干燥后的榛子徒手用力一捏榛子殼就可裂為兩半。榛子殼加工部位與液氮接觸的時間和接觸次數因榛子的大小、殼厚不同經試驗調整。
以上以兩個實施例的加工方法敘述了這樣一個生產過程:
將經揀選合用的堅果經浸泡,用保溫材料制成的夾具夾住,堅果殼在夾具內只露出待加工部位的部分,堅果及夾具浸入液態氮中半秒至數秒迅速撈出,可反復數次,通過局部冷凍使其冷凍部位所含水份結晶膨脹損害組織結構形成暗存的傷痕,使這種暗存的傷痕即暗痕達到一定程度能使堅果殼沿加工部位容易開裂。然后去除夾具并進入干燥作業制成易開堅果。
由于加工對象的堅果品種不同、出產地不同,果實大小殼厚度不同等因素影響;本發明不可能一一列舉具體與液氮接觸的時間和接觸次數,但這些在生產中試驗不難由技術人員根據結果調整,不影響本發明實質性解決方案公開程度。
本發明為提高堅果加工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提供選擇。試圖解決相應的食品安全以及信任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迪男,未經吳迪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2017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