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具裝置和射出成型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200629.0 | 申請日: | 200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6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7 | 分類號: | B29C45/17;B29C45/26;B29C45/40;B29C45/38;B29C4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裝置 射出 成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射出成型模具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發展,對搭載在手提電腦、可視電話以及手機等電子產品上的光學元件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這種需求增大本身又要求光學元件更進一步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光學元件,特別是塑料光學元件,如微型透鏡、鏡筒、鏡座、導光板等產品,通常采用射出成型制程。采用射出成型可直接生產光學元件,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及產量,降低成本。
如圖1所示,為一射出成型模具裝置100的脫模過程示意圖。所述模具裝置100包括一個模仁10、一個頂出裝置12以及一個元件收集箱14。所述模仁10內設有模腔(未標示),一個已成型待頂出的元件16位于所述模腔內,所述模仁10內設有一與所述模腔貫通的通孔(未標示),以便于頂出裝置12穿過所述通孔與模腔內的元件16接觸。所述頂出裝置12設置于所述模腔的一端且所述頂出裝置12的一端與元件16相接觸,用于將元件16從所述模腔內頂出。所述元件收集箱14位于模仁10側下方且靠近模仁10,用于接收與模仁102脫離的元件16。所述頂出裝置12將元件16的頂出過程如下:所述頂出裝置12貫穿所述通孔與所述元件16接觸并將元件16從模仁12的模腔內頂出,所述元件16與模仁12脫離后掉落至元件收集箱14內。
然而,元件16在被頂出時,可能會因為頂出裝置12的頂出力過大而將元件16彈射出所述模腔,做拋物線運動,而非垂直掉落,從而導致元件16被拋出至元件收集箱14以外的區域(如虛線部分所示),有時甚至造成元件16的損傷。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有效防止元件損傷的模具裝置。
一種模具裝置,用于射出成型一種元件,其包括一個第一模仁、一個與所述第一模仁相對的第二模仁、設置于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下方的元件收集箱、一個穿設于所述第一模仁內的頂出裝置、一個元件阻擋裝置及一個料頭夾。所述第一模仁用于在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分模后收容所述元件,所述頂出裝置用于頂出所述元件,所述元件阻擋裝置用于在所述頂出裝置頂出所述元件時設置于與所述元件相對的一側,并在所述元件被頂出后阻擋所述元件并使其落入所述元件收集箱內,所述料頭夾用于夾取料頭。
相對于現有技術,所述的模具裝置提供了元件阻擋裝置對頂出的元件起到了阻擋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元件在頂出時的頂出力過大而使元件彈射至元件收集箱以外的區域,從而有效防止元件的損傷。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模具裝置的元件頂出過程的截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模具裝置的注射材料未注入模腔時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模具裝置的注射材料充滿模腔時的截面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模具裝置的料頭夾和元件阻擋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5至圖7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模具裝置的開模狀態的截面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模具裝置的開模狀態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2和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模具裝置200。所述模具裝置200可以射出成型各種元件,如鏡筒、鏡座等,也可以射出成型其它元件,如手機外殼等,本實施例為成型一個鏡筒46。所述模具裝置200包括一個第一模座20、一個第二模座22、一個頂出裝置24、一個射出單元26、一個料頭夾28、一個支架42、一個元件阻擋裝置30、一個元件收集箱32以及一個工作臺34。所述第一模座20、第二模座22設置于工作臺34上且可以在工作臺34上相對移動,第一模座20和第二模座22內分別嵌設有一個第一模仁202和一個第二模仁222,且所述第一模仁202和第二模仁222相對設置。
所述第一模仁202具有一第一模壓面2022,所述第二模仁222具有一第二模壓面2222和凸柱2224。所述第一模壓面2022和第二模壓面2222相互配合,用于形成鏡筒46的外側面;所述凸柱2224為圓柱狀,用于形成鏡筒46的內部中空結構。所述第一模壓面2022、第二模壓面2222以及凸柱2224配合形成鏡筒46形狀的模腔33。所述頂出裝置24穿設于所述第一模仁202內且一端與凸柱2224接觸,本實施例中所述頂出裝置24為一桿狀物,用于在脫模時將所述成型的鏡筒46從第一模仁202內頂出。所述頂出裝置24還包括一驅動機構(圖未示),用于驅動所述頂出裝置24完成頂出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2006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自動操作的側窗卷簾
- 下一篇:一種給水用抗菌塑料管材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