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預填埋相變材料降低水泥基材料內部溫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90972.1 | 申請日: | 200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7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錢春香;高桂波;王瑞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2 | 分類號: | E04G21/02;E02D15/00;C09K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陸志斌 |
| 地址: | 21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預填埋 相變 材料 降低 水泥 基材 內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降低水泥基材料內部溫升,延緩溫度峰值出現時間,避免出現溫度裂縫的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澆筑后,水泥的水化熱使材料內部溫度上升。由于表面和內部的散熱條件不同,形成較大的內外溫差,使材料面層產生拉應力。在水泥水化初期,水泥基材料的彈性模量較小,抗拉強度較低,溫差產生的拉應力容易超過材料的抗拉強度,使材料表面產生裂縫,嚴重的將出現貫穿性裂縫。裂縫不僅會降低結構的剛度和整體性,而且將加劇鋼筋銹蝕和碳化,導致抗凍融、抗疲勞、防滲、防水等性能的降低,嚴重影響結構的耐久性。所以必須對大體積水泥基材料的內部溫升加以控制。
現有的控制水泥基材料內部溫升的技術主要有:
1.建立冷卻水循環系統
在水泥基材料澆筑過程中布置管道,在水化過程中向管道中提供循環水,將部分水泥的水化熱導出,從而調節和控制混凝土內部溫度。這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也存在很多缺點,突出表現在:通水過程中,水溫與材料內部存在溫差,當溫差過大、冷卻速度過快時,易產生裂縫,俗稱“冷擊”;循環水與水泥基材料的溫差、通水量在不同時期要有所差別,溫度變化不平緩;溫控效果受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
2.加入緩凝劑微膠囊
在水泥基材料中摻加以石蠟為壁材、緩凝劑為芯材的微膠囊,在溫升過程中石蠟融化使緩凝劑釋放,減緩水泥的水化速率,從而降低內部溫升速度和溫度峰值。但這種方法會使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大大降低,影響施工進度;石蠟融化后對水泥基材料長期性能影響的研究還未深入。
3.直接在混凝土中加入相變材料(Phase?Change?Materials,簡稱PCM)
相變材料是指在相變過程中能夠吸收或放出大量熱量,并在此過程中保持溫度相對穩定的材料。相變材料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材料,廣泛應用于太陽能儲存、工業廢熱回收、電子器件熱管理、供暖和空調系統以及建筑外圍護結構等領域。由于PCM潛熱高,相變過程中溫度變化小,所以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控制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直接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加入固態相變材料,對水化反應產生的熱量有一定的吸收,從而對混凝土內部溫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減少混凝土溫度裂縫產生的幾率。此方法的缺點是:直接加入相變材料的重量有限,降溫效果有限;相變材料對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有潛在危害;而且相變材料在堿性環境下物理化學性質的穩定性還需進一步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缺點提供了一種可有效避免溫度裂縫的出現,避免直接摻加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溫控幅度可控,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降低水泥基材料內部溫升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采用預填埋相變材料降低水泥基材料內部溫升的方法,是將相變溫度為28~40℃、儲能密度為170~290J/g的相變材料在高于相變點的溫度下注入管道中,封裝后降溫到相變點溫度下,使相變材料變為固態,在澆筑過程中將含有固態相變材料的管道填埋到水泥基材料中,在水泥水化過程中,材料內部溫度升高至相變點時,相變材料發生相變,吸收大量的熱,其中相變材料用量按下式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909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削二十萬千瓦以下機組汽缸內孔用的夾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木制品的榫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