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N2O直接分解的Fe/ZSM-5催化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78779.6 | 申請日: | 200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50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燦;夏海岸;孫科強;馮兆池;應品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29/42 | 分類號: | B01J29/42;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長興 |
| 地址: | 116023***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sub 直接 分解 fe zsm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N2O直接分解的Fe/ZSM-5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特點是改變以往通過液相離子交換方法制備催化劑,而采用固態離子交換的方法來制備,從而能避免鐵鹽前驅體的水解和沉淀,減少惰性的氧化鐵的生成。另外通過選擇FeCl3這種容易升華的前驅體,可以使活性相的分布更加均勻。通過添加Ga、B、P和高溫焙燒的方法來可以增加N2O分解的活性位,從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
背景技術
氧化亞氮(N2O),俗名笑氣,作為一種應用于醫療中的溫和的麻醉劑,這種略帶甜味的無色氣體長期被忽視。然而,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N2O對于大氣層的污染和破壞作用。N2O的溫室效應能力分別是甲烷和CO2的300和20倍以上,大氣中的N2O還可通過轉化成NOx而破壞臭氧層。1997年所簽署的京都議定書中所明確限定了N2O與其它5種主要溫室效應氣體(CH4、CO2、HFCs、PFCs以及SF6)的排放。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國家承諾在2008到2012年之間將這六種溫室氣體至少減排5%。人類生產活動產生的N2O主要來源于己二酸、硝酸的生產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燒(如火力發電)。另外,機動車尾氣凈化器可使尾氣中的NOx轉化成N2O,這種N2O排放源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預計在不久的將來,N2O的限制排放將必然實施。
己二酸生產過程的尾氣中N2O的濃度高達25-40vol.%,N2O分解所釋放的熱量可使催化劑床層溫度升至900K以上。目前已開發有多種催化技術手段。控制這個工藝中N2O排放相對容易。然而,如何控制硝酸的生產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燒過程中的N2O排放卻是一個難題。在上述兩種來源中,尾氣中N2O濃度小于0.5vol.%,并且存在較高濃度的H2O、NO、O2、SO2。負載型過渡金屬(Cu、Co、Ni)和貴金屬(Rh、Pd、Ru)催化劑雖然對He-N2O混合氣中N2O分解具有很高的活性,然而反應原料氣中存在少量H2O、NO、O2或SO2會使上述催化劑迅速失活或顯著抑制其活性。
Fe/ZSM-5催化劑對N2O分解(烴類的選擇催化還原(SCR)和直接催化分解)表現出獨特而優異的性能。Fe/ZSM-5上N2O的烴類選擇催化還原反應在水汽和SO2存在下可保持較高的穩定性,這與其它金屬/分子篩催化劑(如Cu/ZSM-5)形成鮮明對比。近期的研究進一步表明,在某些Fe/ZSM-5催化劑上,N2O的直接催化分解甚至在較高濃度的H2O、NO、O2、SO2的存在下,還具有優異的穩定性和活性。這些發現為消除硝酸生產尾氣中稀N2O的排放提供了極具希望的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Fe/ZSM-5催化劑在N2O直接分解反應中表現出很好的工藝前景。因此,如何合成出高活性、高穩定性的催化劑是關鍵之一。一般文獻和專利采用的方法是主要通過水熱合成、液相離子交換和化學氣相沉積(CVD)(US?patent:6143681)的方法。水熱合成的方法主要的缺點是引入骨架位的鐵的含量有限,很難合成具有高鐵含量的催化劑。液相離子交換方法的缺點在于鐵物種在水溶液中容易沉淀,從而容易形成惰性的氧化鐵顆粒;另外這種方法重現性比較差。而化學氣相沉積方法(CVD)的缺點是鐵物種的含量無法控制,容易生成大量的氧化鐵納米粒子。中國專利(CN?158296A)雖然也采用了固相交換的方法,但是有催化劑的分散不均勻和容易形成大塊的氧化鐵的缺點。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787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卡條及卡網骨架
- 下一篇:一種服務訪問方法及系統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