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網間冗余備份的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76989.1 | 申請日: | 200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24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剛;陳凡民;馬化一;薛百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37 | 分類號: | H04L12/43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6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網間 冗余 備份 實現 方法 | ||
1.?一種環網間冗余備份的實現方法,其特征一在于是完成兩個環網通過兩條鏈路進行相互備份的功能,冗余倒換時間小于30ms。其特征二在于組成圖1拓撲結構時,在Ring1和Ring2之間啟用DT-ring+協議,只需要Switch?B、C啟用DT-ring+協議。在Switch?B設置DT-ring+環端口1(該端口處于Forwarding狀態),在Switch?C設置DT-ring+環端口2(該端口處于Blockding狀態)。Switch?E、Switch?G上不啟用DT-ring+協議。
所述的DT-ring+協議內保證Ring1內任意兩個設備連接發生故障時,在30ms內網絡倒換完畢,與Ring2的通信正常。
所述的DT-ring+協議保證Ring2內任意兩個設備連接發生故障時,在30ms內網絡倒換完畢,與Ring1的通信正常。
所述的DT-ring+協議保證Ring1、2內同時任意兩個設備連接發生故障時,在30ms內網絡倒換完畢,Ring1與Ring2的通信正常。
所述的DT-ring+協議如圖1所示的網絡結構可以無限級連,能為Ring1與ring2,Ring2與Ring3提供雙鏈路冗余。
2.?根據權利要求書1其特征在于Ring1的主站Switch?A和從站Switch?B、SwitchC參與DT-ring+的協議的運行。
3.?根據權利要求書1其特征在于DT-ring+協議是在DT-ring協議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
4.?根據權利要求1、2配置有備份環端口的Switch?B、Switch?C在啟動時檢查到該端口LINK后,兩個備份環端口處于Blocking狀態;Switch?B、SwitchC分別向Ring1的兩個環端口發送類型1的探測報文,通過Device?ID大小來判斷那個備份的環端口處于Forwarding或是Blocking狀態。Device?ID小的Switch將自己的備份環端口由Blocking狀態遷移到Forwarding狀態。Device?ID大的Switch將自己的備份環端口仍然處于Blocking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1、2其特征在于Ring1的所有交換機支持DT-ring+協議,Ring2的交換機可以不支持DT-ring+協議。
6.?根據權利要求1、2其特征在于當換間兩條備份鏈路的其中一條發生中斷時,另外一個備份鏈路在30ms內倒換完畢,并能正常通信。
7.?根據權利要求書1、2其特征在于Ring1環中任意兩個設備連接之間的鏈路發生中斷時,Ring1與Ring2兩個環間的通信在30ms倒換完畢,并能正常通信。
8.?根據權利要求書1、2其特征在于Ring2環中任意兩個設備連接之間的鏈路發生中斷時,Ring1與Ring2兩個環間的通信在30ms倒換完畢,并能正常通信。
9.?根據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能實現多個環雙鏈路級連,為級連環網之間提供雙鏈路冗余。
10.?根據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具有DT-ring+協議的工業交換機都可以實現圖1的冗余環網間的雙鏈路冗余功能。
11.?根據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沒有配置DT-ring+協議的工業交換機,對DT-ring+報文進行轉發。并響應相關的數據報文的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7698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