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正負組合脈沖充電修復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73071.1 | 申請日: | 200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7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蘇永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榮森;蘇永貴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永菊 |
| 地址: | 344000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正負 組合 脈沖 充電 修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蓄電池充電領域,尤其是關于一種利用正脈沖和負脈沖按一定占空比例構成的組合脈沖進行充電,以及放電循環來修復廢舊蓄電池的充電修復機。
背景技術:
脈沖充電技術,特別是由正脈沖和負脈沖構成的組合脈沖充電,可以常期維持蓄電池電容量,有利于蓄電池延長服務期限而受到業界的重視。隨著人們的探索和研究的不斷進展,發現使用組合脈沖充電技術還可以對因電容量劇激降低而報廢的蓄電池進行修復,使其電容量恢復達到正常水平。因此,不少類型的組合脈沖充電修復機問世,使大量已報廢的蓄電池恢復青春、重上崗位,不僅節約了用戶購置新蓄電池的費用,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處理廢舊蓄電池的難題。現有各類正負組合脈沖充電修復機基本上是在組合脈沖充電機的基礎上加上執行放電的設施而成,其一般的電路結構包含電源變壓器、正脈沖充電電路、負脈沖充電電路、脈沖觸發電路、穩壓電源、放電開關電路和放電電路。由電源變壓器將交流的市電轉變為直流電供給正脈沖充電電路、負脈沖充電電路和穩壓電源所需;穩壓電源則給脈沖觸發電路和放電開關電路提供電壓恒定的直流電,保證其不受電源電壓和負載的影響;脈沖觸發電路為一常規的主要由三個555型集成塊構成的無穩態振蕩器,它按設定的正脈沖和負脈沖的占空比分別輪流觸發導通正脈沖充電電路和負脈沖充電電路對蓄電池進行充電;放電開關電路在蓄電池的端電壓升至16.5~16.7伏左右時,自動切斷正脈沖充電電路和負脈沖充電電路而開通放電電路對蓄電池進行負載放電,待放電完畢,蓄電池端電壓驟降至10伏以下時,放電開關電路自動切斷放電電路,恢復正脈沖充電電路和負脈沖充電電路的連通而再次對蓄電池充電,當待修復的蓄電池在反復充放過程中,其極板的內阻逐漸減小,直至其在線端電壓達到標稱電壓后某一數值(對12伏蓄電池此值約為12~14.5伏)后不再繼續上升時,修復即告完成。這些現有技術的充電修復機可以使報廢的蓄電池恢復功能,但是目前的這些充電修復機僅注意了正脈沖充電時間和負脈沖充電時間的占空比對蓄電池修復的作用,但報廢電池呈顯的電性能千變萬化,存在較大差異,這表現在報廢電池充電修復的時間長短不一,差別很大。同時充電修復機在蓄電池修復充滿電后,不能自行停止充電,而是進入小電流的浮充狀態容易造成過充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正負組合脈沖充電修復機,解決修復機可根據待修復的蓄電池的內阻,調節正脈沖和負脈沖輸出電流的比值以及組合脈沖的電流大小,縮小修復時間的巨大差異,便于管理,以及在修復后充滿時能自動停止充電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正負組合脈沖充電修復機,包含電源變壓器、正脈沖充電電路、負脈沖充電電路、脈沖觸發電路、穩壓電源、放電開關電路和放電電路,其特征在于:在正脈沖充電電路的一個輸出端和負脈沖充電電路的一個輸出端之間串接有第一大功率可變電阻,在該第一大功率可變電阻的中間端與充電機的充電正極間串接有第二大功率可變電阻,該第二大功率可變電阻的中間端與其和充電正極相連的一端相連;設置有自動停充電路,該自動停充電路的二極管的陽極與穩壓電源負極和充電機充電負極相連,該二極管陰極與充電機充電正極間依次串接有第二電阻、可變電阻、第一電阻,第一繼電器的二端分別與穩壓電源正極和可控硅陽極相連,可控硅陰極與穩壓電源負極和充電負極相連,可控硅的控制極依次經第三電阻、穩壓二極管的正負極與可變電阻中間端相連,電容C一端連接在第一電阻與可變電阻之間、另一端連接在二極管陰極與第二電阻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是可以根據蓄電池修復前的內電阻大小,適當調節第一大功率可變電阻的阻值以調整正脈沖和負脈沖輸出電流的比值,以及調節第二大功率可變電阻的阻值以調整組合脈沖的電流大小,可以使蓄電池修復的時間大致接近,既可縮短嚴重內阻蓄電池的修復時間,使許多以前難以修復的報廢蓄電池也能方便地修復,又便于修復人員對修復過程的監控和管理。而且在蓄電池修復后充滿電時,能及時切斷組合脈沖向蓄電池充電的電路,防止蓄電池過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榮森;蘇永貴,未經陳榮森;蘇永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730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