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及接觸件面構造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169966.8 | 申請日: | 200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2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煥土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煥土 |
| 主分類號: | F16B43/00 | 分類號: | F16B43/00;F16B39/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松彈頁 螺絲 墊片 接觸 構造 | ||
本發(fā)明是極佳的防松多用途金屬螺絲墊片,適用于一切機件 的螺母防松固定作用,并且使用方便將螺母扭緊即可。
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及接觸件面,其特征是以墊片的雙 面彈頁為阻力,以接觸件面螺母與機件局部的凹槽(彈頁作用 槽)為受力,二者進行相互抵觸而防止螺母松動,防松彈頁螺絲 墊片的彈頁與墊片為整體,彈頁是從墊片體本身“沖鑿”而出, 頁根連接在墊片體上,頁尖段向兩面斜度伸出。彈頁作用槽分別 在該墊片的兩邊,一邊是螺母,一邊是被固定機件面,彈頁作用 槽可分為死槽和活槽,死槽螺母一經(jīng)上整后就無法松動,松動就 會損壞其中部件,活槽螺母上整后機件自身的振動也不會使螺母 松動,但是利用工具可以拆卸、墊片也可以反復使用,本發(fā)明制 造簡單、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兼,作用范圍廣大,適用于一切 交通工具和有振動及無振動的機件等,可有效的防止因螺母松動 脫落而造成的事故。
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及接觸件面彈頁作用槽,可根據(jù)需 要制作大中小多種型號,每同一型號的彈頁和作用槽,彈頁都必 須小于作用槽,即彈頁作用槽必須大于防松彈頁,否則就會使彈 頁進不了作用槽,而影響防松效果。同一型號的彈頁作用槽可以 多于防松彈頁,但是必須是倍數(shù)增加,彈頁作用槽也可以象鋸齒 形各槽連接。防松彈頁可以是平直形的,也可以略帶弧形的,頁 尖可以和頁根一樣大小,頁尖也可以小于頁根,頁尖形狀可以根 據(jù)需要制作成平頂形、圓頂形、尖頂形等,彈頁和彈頁框要有一 定的空隙,此空間為彈頁巢,彈頁巢分為單頁巢和雙頁巢,空隙 大小以不影響操作時防松彈頁的出入為準,彈頁根部兩邊和彈頁 框連接處,可以是刀切形,也可以滴水圓孔形,刀切形制作簡 便,滴水圓孔形能防止彈頁斷裂,防松彈頁根據(jù)需要可以在墊片 體的內(nèi)邊線和外邊線之間外移或內(nèi)移,向外可以移至墊片體的外 圈至外邊線,向內(nèi)可以移至內(nèi)圈至內(nèi)邊線、彈頁的大小可根據(jù)型 號的大小及需要制作,彈頁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需要增減,彈頁分為 順時針和反時針排列(從一個方向觀看),頁尖指向順時針的為 凸出頁片、頁尖指向反時針的為凹入頁片(本說明著重針對順時 針加緊螺母而言),凸頁與凸頁之間必須等間隔的分布,凹頁與 凹頁之間也必須等間隔的分布。每一型號的凸頁與凹頁頁數(shù)必須 相等。兩相鄰的凸頁尖與凹頁頁尖中間可以有墊片體相隔,也可 以無墊片體相隔,即把凸凹頁靠攏(兩頁尖中間要有空隙),使 凸凹頁彈頁巢連為一體而成為雙頁巢。
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彈頁可以是單頁形和雙頁形,單 頁形即彈頁頁尖指向順時針的為凸頁,彈頁頁尖指向反時針的為 凹頁;雙頁形即雙頁巢內(nèi)的一對順時針和反時針的彈頁同時凸 出,將相鄰的一對彈頁同時凹入,依次間隔凸凹彈頁,凸凹的彈 頁數(shù)必須相等,彈頁作用槽也要制作成雙斜坡形即活槽形。
本發(fā)明接觸件面彈頁作用槽,分為螺母作用槽和被固定機件 作用槽,兩作用槽的結構原理基本相同,所以只以彈頁作用槽說 明即可,彈頁作用槽要根據(jù)防松彈頁相應的制作,作用槽寬度以 不卡住彈頁且繞著同心圓弧形開起為佳,制作彈頁作用槽可以用 沖、鑿等方法完成。
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制作材質(zhì)以彈性較強,不易斷裂 的金屬為佳,墊片體厚度可以根據(jù)制作墊片的大小和根據(jù)需要調(diào) 節(jié)、彈頁厚度一般都可以按墊片體的厚度制作,也可以制作的稍 薄于墊片體、制作彈頁可以用沖、鑿等多種方法完成。
下面是對附圖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單頁形(彈頁與墊片體平整 時)的俯視與仰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單頁形的俯視與仰視示意 圖。
圖3是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單頁形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防松彈頁螺絲墊片單頁形的平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接觸件面(螺母)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接觸件面(機件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單頁形彈頁與死槽的咬合關系局部剖面放大示 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雙頁形彈頁與活槽的咬合關系局部剖面放大示 意圖。
圖中標示
5??本發(fā)明墊片體
10?本發(fā)明墊片
11?防松彈頁
12?彈頁尖端(頁尖)
13?彈頁框
14?彈頁巢
15?彈頁根部
16?彈頁框頂端
17?彈頁框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煥土,未經(jīng)王煥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699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