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數據控制的方法和一種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69576.0 | 申請日: | 200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1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慶;呂志虎;于川;鄧小寧;殷端;吳博;王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H04M1/2745;G06F9/4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 杉 |
| 地址: | 10003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數據 控制 方法 一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的數據傳輸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數據控制的 方法和一種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和信息社會的發展,移動終端的存儲容量和用戶所要保存的信息 都呈爆炸式增長,很多特定用戶群(如商務人士等)希望保存在移動終端上的 數據大小更是超過了目前主流終端的存儲能力。
為了解決這些矛盾,技術上在網絡存儲方面進行突破,將移動終端的存儲 擴展至網絡存儲,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數據存儲需求。目前手機等移動終端 上的存儲系統大多為閃存(Nand?Flash),依靠SD卡等外擴存儲來擴展容量, 同時大多數手機都支持PC同步能力,也能夠將信息上傳至PC上存儲。現有 的將移動終端上的數據存儲到網絡側的方案有:
1、將網絡存儲空間遠程映射為本地空間,通過操作該映射空間實現本地 數據的遠程存儲。
2、通過專用客戶端,用戶可以對移動終端中的數據手動進行上傳和下載 的操作。
在以上兩種方案中,都需要用戶手動參與上傳、下載數據的過程,使得用 戶感受較差;并且諸如通信記錄等與系統緊密耦合的信息用戶無法進行備份, 雖然一些網絡運營商也提供一些諸如PIM等存儲、同步個人信息的業務,但是 這些業務也只是支持個別類型信息的上傳和下載,數據存儲的靈活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數據控制的方法和一種移動終端,以解決 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數據存儲靈活性差,用戶體驗較差的問題。
一種移動終端數據控制的方法,在移動終端的本地存儲器中存儲應用程序 數據和/或各用戶數據,若本地存儲器已占用的空間超過第一門限值,則判斷各 應用程序數據和/或各用戶數據分別占用的本地存儲器的大小是否超過第二門 限值,當各應用程序數據和/或各用戶數據分別占用的本地存儲器的大小超過第 二門限值,將所述應用程序數據中的一個或多個數據,和/或用戶數據中的一個 或多個數據上傳至網絡服務器,所述上傳的數據的總量不小于超出第二門限值 的部分。
一種移動終端,在本地存儲器中存儲應用程序數據和/或各用戶數據,該移 動終端包括第一判斷模塊、上傳模塊、第三判斷模塊和觸發模塊:
第三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本地存儲器已占用的空間是否超過第一門限值;
觸發模塊,用于當判斷結果為超過第一門限值時,觸發所述第一判斷模塊;
第一判斷模塊,用于判斷各應用程序數據和/或各用戶數據分別占用的本地 存儲器的大小是否超過到第二門限值;
上傳模塊,用于當判斷結果為超過到第二門限值時,將所述應用程序數據 中的一個或多個數據,和/或用戶數據中的一個或多個數據上傳,所述上傳的數 據的總量不小于超出第二門限值的部分。
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將應用程序數據和/或用戶數據中超過第二門限值的 一個或多個數據上傳至網絡服務器的方案,節約了本地存儲器的存儲空間,開 辟了大量的網絡存儲空間,并且用戶完全不需要參與上傳和下載的過程體驗較 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移動終端數據控制的方法步驟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實現移動終端信息存儲的方法步驟流程 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判斷本地存儲器已占用的空間是否超過第一門限值,若超過, 則執行步驟102;否則,繼續執行本步驟。
在本實施例中,移動終端的本地存儲器中存儲應用程序數據和/或各用戶數 據,若本地存儲器已占用的空間比較少,則可以暫時不考慮擴展網絡側的存儲 空間,若本地存儲器已占用的空間比較多,為了滿足用戶的需要,則擴展網絡 側的存儲空間。
本步驟不是本方案的必要步驟,也可以不考慮本地存儲器已占用的空間大 小,而直接執行步驟102。
步驟102:監測各應用程序數據和/或各用戶數據分別占用的本地存儲器的 大小是否超過第二門限值,若超過,則執行步驟103,否則,繼續執行本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695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