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游戲中間件中基于延遲聚集的對等網絡組織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68683.1 | 申請日: | 200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249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金海;廖小飛;姚宏;賈勇;劉偉;劉三民;楊思睿;曾德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8 | 分類號: | H04L12/28;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游戲 中間件 基于 延遲 聚集 對等 網絡 組織 方法 | ||
1.一種游戲中間件中基于延遲聚集的對等網絡組織方法,進入游戲平臺的任一節點P均按以下步驟組織對等網絡:
(1)節點P發送加入游戲頻道的申請,服務器為該節點分配一個唯一的虛擬IP;
(2)調度服務器收到節點P的加入請求,從數據服務器中根據IP臨近原則選擇與新加入的節點相臨近的K個候選鄰居節點返回給節點P;其中K取值為當前網絡中所有節點數和期望得到的鄰居節點數E中較小的數;
(3)節點P在收到調度服務器發過來的K個候選鄰居節點的信息時,分別發送索要節點請求給K個候選鄰居節點;
(4)K個候選鄰居節點接收到節點P索要節點的請求時,分別從自己的服務環中挑選部分節點,返回給節點P;
(5)節點P收到返回的節點后,按照步驟(5.1)至(5.4)測量與這些節點網絡延時,將這些節點定位在自己的服務環中:
(5.1)節點P分別發送延時測量請求給所有的返回節點,并在該延時測量請求中打上時間戳;
(5.2)返回節點接收延時測量請求,再發送延時測量應答給節點P;
(5.3)節點P接收延時測量應答,并按照下式計算與另一節點之間的延遲DPX:
DPX=(節點P收到延時測量應答的時間-節點P發出延時測量請求的時間)/2
(5.4)根據延遲DPX的大小,將該節點定位在自己服務環中的一層;節點P根據不同節點與自己的延遲大小將該節點定位在自己的服務環中;
(6)節點P周期性地向服務器發送心跳包,報告自己的狀態,并處于等待接收數據包,當收到其他節點發出數據包時,進入步驟(7),當收到本節點發過來的游戲包,則進入步驟(6.1);
(6.1)接收本節點端口發出的游戲包,并進行判斷,如果該游戲包是游戲廣播包,則進入(6.2),否則進入(6.3);
(6.2)截獲該游戲廣播包,重新封包,再發送給該節點最內層環的f個鄰居節點,然后返回至步驟(6);
(6.3)將游戲單播包封包,然后直接將該包發送到目的地址,再返回至步驟(6);
(7)節點P向其鄰居節點發送更新信息和拓撲維護信息;同時,節點P判斷接收到的信息的類型是否為測速信息、加入信息、拓撲維護信息、游戲包信息或退出信息中的一種,再根據信息類型進行相應處理;
(8)當節點P收到其他節點的退出信息時,將該節點從自己的服務環中刪除,同時將該節點的信息從自己的鄰居節點列表中刪除,返回步驟(6);如果節點P在超時時限W內沒有收到自己最內層環某個鄰居節點X的拓撲信息維護包,則視節點X出現異常,將該節點從自己的服務環中刪除,返回步驟(6);如節點P在超時時限W內沒有收到任何節點的拓撲信息維護包,將自己環上的所有節點刪除,然后進入步驟(9);
(9)重復步驟(1)至(8),直至節點P退出網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等網絡組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包括以下過程:
(2.1)節點P在選擇加入的游戲頻道后,向調度服務器發送加入的請求包,請求包含有節點的全局ID、用戶名和密碼;
(2.2)調度服務器在收到節點P的加入請求后,返回信息給節點P,如果同意該節點的加入,則返回登陸成功的信息,進入步驟(2.3),否則返回登陸失敗的信息,轉入步驟(1);
(2.3)節點P接收到登陸成功信息之后,向調度服務器請求鄰居節點;
(2.4)調度服務器收到該請求后,從數據服務器中選出K個候選鄰居節點,返回給節點P,過程如下:
(2.4.1)調度服務器在收到節點的加入請求之后,驗證節點信息;
(2.4.2)驗證成功,則向數據服務器轉發節點P索要索引節點的請求;
(2.4.3)數據服務器從自己的服務器列表中挑選出K個節點作為候選鄰居節點發送給節點P,K個節點根據IP臨近原則選擇與新加入的節點相臨近的節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6868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