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電外科器械的端部執行器涂層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61720.6 | 申請日: | 2007-09-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7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D·C·耶茨;P·Q·舒斯特;K·V·莫蘭;C·O·巴克斯特三世;D·A·威特;J·R·喬達諾;J·J·庫恩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伊西康內外科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8/12 | 分類號: | A61B18/12;A61B17/03;A61L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蘇娟 |
| 地址: | 美國俄***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外科 器械 執行 涂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整體上涉及電外科器械,更具體而言,涉及用于電外科器械的涂層,所述電外科器械使用生熱能量來結合縫釘進行燒灼、凝固和組織連接/接合,以在組織中形成止血縫合/凝固/切割線。
背景技術
外科手術通常需要切割組織,這可在操作部位或者手術部位引起流血。止血,或者稱阻止流血,對外科醫生減少失血和減少手術并發癥至關重要。醫生可采用各種止血控制技術,例如縫合、釘合、施加外科鉗口具、施加超聲能量、施加激光能量以及施加單極或雙極電能。醫生通常在手術中采用這些手段的組合來進行止血。對于開放手術,易于通過較大切口進入手術部位,并且易于施加裝置或者施用技術來減少流血。通過插入于較小切口的較小進入端口,來進行內窺鏡手術。由于外科醫生沒有大的切口來進行工作、難以觀察手術部位、以及對手術部位的接近受限于小的進入端口或套管針的數量,因此內窺鏡手術更具挑戰。在手術中接近患者手術部位通常采用電烙器械。這些器械施加單極或雙極射頻(RF)能量來燒灼組織切口中的局部“出血部位”。單極器械具有一個與切割或燒灼器械相聯的電極,并且返回或接地電極連接到患者的較遠部分。通過將能量從裝置的尖端輸送到患者出血部位,從而對出血部位施加能量。
雙極器械通常對器械的可動的對置鉗口構件上的一對電極施加燒灼電流。通過將打開的鉗口構件夾緊在組織上使電極和組織接觸,然后將RF雙極電能施加到在鉗口構件中被壓縮的組織上,從而燒灼組織。電流在電極之間傳導,并且燒灼、凝固或者接合壓縮在其間的組織。
另外,在開放手術和內窺鏡手術中,例如外科縫合器和直線型切割器等的機械裝置被用作切除組織和控制止血的裝置。縫釘被用來在脈管結構中止血,并且當縫釘用于肺組織時,能夠提供良好的靜氣壓。外科切割器具有在可更換的釘倉中保持成多個交錯排的多個縫釘。所述切割器壓縮組織,縫釘被成形或者擊發到接近待切除的患病組織部分的被壓縮的組織中。切割刃縱向通過成形縫釘的最內兩排之間,從而橫斷組織。從外科部位移除切割器,用另一個未擊發的釘倉重新裝載,重復手術直到所需的肺部被切除和移除為止。
采用這種形式的外科縫合器產生的一個已知的問題是會在切割和縫合的組織中形成小的“出血部位”。為了確保冷靜,醫生縫合或采用其它技術來對小的出血部位止血。RF能量裝置和/或超聲能量裝置通常用來在內窺鏡手術中切割和凝固組織。但是,將能量輸送到金屬縫釘排附近的組織需要細心和技巧。采用雙極RF裝置時,縫釘可導致短路,并且防止RF發生器擊發和凝固組織。采用超聲和/或單極裝置時,與縫釘接觸可將能量導離初始施加部位。
Yates等人的美國專利5735848、5688270和5709680披露了外科器械,其將縫釘施加內鏡切割器和電外科雙極RF裝置結合來改善止血、降低手術復雜性和手術室時間。采用這些改進的雙極切割和縫合裝置時,夾緊扳機的啟動使得組織與第一和第二電極接觸;在通常用腳踏板對電外科發生器進行的啟動時,由于RF能量的施加,產生窄的凝固組織帶。第一電極、夾緊的組織以及第二電極形成導電回路。組織化學中的濕氣和離子傳導RF能量,并且組織開始變干或凝固。隨著組織變干,組織的導電性越來越差。當組織完全干燥時,組織幾乎是絕緣體并且只有少量的電流在第一和第二電極之間流動。外科器械上的第二擊發扳機的啟動使得縫釘排從單擊發釘倉中擊發到凝固帶的兩側上,并且沿著凝固的組織的中心放置切割線。當外科器械打開時,組織切割線被沿著邊緣燒灼以止血,并且將多排平行的縫釘放置在未燒灼的組織中以保證更加安全,所述未燒灼的組織側面與已燒灼的切割邊緣相接。
如果需要更長的切割線,醫生將第二釘倉重新裝載到電外科縫合器械中,并且將其重新插入到患者所需部位中。然后重新夾緊器械,再啟動發生器以產生第二凝固帶。在一些情況下,希望將第二凝固帶和縫合線放置在第一縫合線上方。當第二切割線相對于第一切割線傾斜時可發生這種情況。將端部執行器放置并夾緊在第一縫合線上方會通過使電外科縫合器的第一和第二電極經由一個或多個縫釘短路而形成“短路”狀況。在任何情況下金屬縫釘比組織更易于傳導RF能量。當電極短路時,RF電流優選流過縫釘而不流過組織。由于短路,醫生必須松開夾緊的器械并重新定位,將端部執行器重新夾緊在另一個位置。如果器械又短路,器械又必須被重新定位,直到短路消除為止。需要一種改進的電外科縫合裝置,其通過減小導致短路的可能性而減少手術室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伊西康內外科公司,未經伊西康內外科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617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