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液晶顯示面板與像素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154747.2 | 申請日: | 200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6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錫烈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62 | 分類號: | G02F1/1362;G02F1/1343;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面板 像素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液晶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對于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面板(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的性能要求是朝向高對比度(high?contrast?ratio)、無灰階反轉(no?gray?scale?inversion)、小色移(little?color?shift)、高亮度(highluminance)、高色彩豐富度、高色飽和度、快速反應與廣視角等方向發(fā)展。
目前能夠達成廣視角要求的技術有扭轉向列型液晶(TN)加上廣視角膜(wide?viewing?film)、共平面切換式(in-plane?switching,IPS)液晶顯示面板、邊際場切換式(fringe?field?switching,F(xiàn)FS)液晶顯示面板與多域垂直配向式(multi-domain?vertically?alignment,MVA)液晶顯示面板等方式。
以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而言,其例如是在像素電極上形成多個條狀狹縫(slit),并在相對的彩色濾光陣列基板上配置多個條狀凸起物(protrusion),以通過狹縫與突起物的搭配,使得液晶層內(nèi)的液晶分子呈現(xiàn)多方向的傾倒,而達到廣視角顯示的效果。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一種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的部分剖面圖。請參照圖1,現(xiàn)有技術的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100包括有源元件陣列基板110、對向基板120與液晶層130。有源元件陣列基板110具有多個在基板上排列成陣列的像素140,每一像素140具有有源元件150以及與有源元件150電性連接的像素電極160。另外,對向基板120包括多組彩色光薄膜R、G、B以及共通電極170。液晶層130配置于有源元件陣列基板110與對向基板120之間。
如圖1所示,為了增加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100的視角,通常會在像素電極160中形成數(shù)個條狀狹縫162,并在對應的對向基板120上配置多個凸起物172。如此,通過條狀狹縫162與條狀凸起物172間的電場分布,可以使得液晶層130中的液晶分子呈現(xiàn)多方向的傾倒,進而達到增加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100的視角范圍的效果。
此外,關于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的反應速度,F(xiàn)ujitsu公司在2001年信息顯示協(xié)會(SID,Society?For?Information?Display)所發(fā)表的信息中有所描述,文中提出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模擬亮度的相關信息。下文將針對Fujitsu公司所提出的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的像素與模擬亮度作說明。
圖2A為現(xiàn)有技術一種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的部分像素俯視圖。如圖2A所示,凸起物172配置于對應的像素電極160上方,而圖2B為圖2A的亮態(tài)光學模擬的結果。由圖2B可知,位于圖2B的中央以及兩側的凸起物172附近呈現(xiàn)明顯的暗區(qū),致使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的整體亮度無法進一步提升。
此外,凸起物172的制作需要額外增加一道光掩模工藝,因而造成生產(chǎn)成本與材料成本的增加。另外,位于凸起物172周圍的液晶分子易受凸起物172影響而傾倒排列,使得多域垂直配向式液晶顯示面板在暗態(tài)時容易發(fā)生漏光,導致對比度下降。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其具有廣視角顯示的功能且能提升對比度。
為具體描述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液晶顯示面板,此液晶顯示面板包括對向基板、有源元件陣列基板以及液晶層。對向基板具有共用電極,且共用電極不需具有對準圖案。有源元件陣列基板具有多條掃描線、多條數(shù)據(jù)線與多個像素,其中每一像素通過對應的掃描線與數(shù)據(jù)線來控制,且每一像素包括有源元件、第一像素電極、介電層與第二像素電極。有源元件與對應的掃描線與數(shù)據(jù)線電性連接。第一像素電極具有第一狹縫,并與有源元件電性連接。介電層覆蓋第一像素電極。第二像素電極配置于介電層與對向基板之間,第二像素電極具有第二狹縫,且與第一像素電極電性連接,其中第一狹縫與第二狹縫實質(zhì)上彼此對準,且第一狹縫的寬度小于第二狹縫的寬度。液晶層配置于有源元件陣列基板與對向基板之間。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各該像素的介電層具有開口,各該像素的第二像素電極通過該開口與該第一像素電極電性連接。
在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各第二像素電極的第二狹縫包括主狹縫(mainslit)與多個從主狹縫邊緣向外延伸的微狹縫(fine?slit)。另外,各第二像素電極的微狹縫的延伸方向彼此相互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547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2F 用于控制光的強度、顏色、相位、偏振或方向的器件或裝置,例如轉換、選通、調(diào)制或解調(diào),上述器件或裝置的光學操作是通過改變器件或裝置的介質(zhì)的光學性質(zhì)來修改的;用于上述操作的技術或工藝;變頻;非線性光學;光學
G02F1-00 控制來自獨立光源的光的強度、顏色、相位、偏振或方向的器件或裝置,例如,轉換、選通或調(diào)制;非線性光學
G02F1-01 .對強度、相位、偏振或顏色的控制
G02F1-29 .用于光束的位置或方向的控制,即偏轉
G02F1-35 .非線性光學
G02F1-355 ..以所用材料為特征的
G02F1-365 ..在光波導結構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