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鎳氫電池的負極活性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47646.2 | 申請日: | 200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78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04 |
| 發明(設計)人: | 耿偉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2 | 分類號: | H01M4/62;H01M4/38;H01M4/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鳳桐;顧映芬 |
| 地址: | 518119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鎳氫電池 負極 活性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鎳氫電池的負極活性材料,還涉及該負極活性材料的制 備方法。
背景技術
與目前還在使用的鎳鎘電池相比,鎳氫電池具有比能量高、無鎘的污染、 對環境友好等優點,因此鎳氫電池具有更好的應用前景。
但是鎳氫電池隨著充放電循環的不斷進行,鎳氫電池的負極活性材料儲 氫合金粉末的抗氧化能力也不斷下降。尤其是電池過充電時,正極析出的氧 氣會進一步促使儲氫合金的氧化,導致儲氫合金負極的實際儲氫能力下降, 即儲氫合金負極充電接受能力下降。這樣又會導致電池充電時內部氫分壓上 升,從而導致電池內壓上升。電池內壓升高到一定程度,電池安全閥會打開 放出電池內部蓄積的氣體,同時電解液也會隨之溢出,因而造成電解液損失, 電池內阻增大。因此,隨著電池充放電循環的進行,鎳氫電池的放電容量不 斷下降,最終縮短了電池的循環壽命。
日本特開平JP6-215765公開了一種堿性蓄電池,該堿性蓄電池包括主 要由金屬氧化物構成的正極、主要由儲氫合金粉末構成的負極、隔膜和堿性 電解液,其中,所述負極包括儲氫合金粉末和選自由Y、Y2O3、Y(OH)3和 Y2(SO4)3或它們的混合物組成的組的任意含釔的材料,使儲氫合金表面被覆 這種材料。通過該技術方案可以解決過充電時由正極產生的氧氣將儲氫合金 氧化,從而使電池的內阻升高、充放電循環性能變差的問題。
但是,上述方案僅能解決儲氫合金本身抗氧化能力降低的問題。由于鎳 氫電池在充電過程中,負極存在析氫的副反應,同時電池在過充時正極析出 氧氣。雖然設計鎳氫電池時負極容量高于正極容量,但由于儲氫合金負極氫 氧復合速度較慢,仍會使產生的氫、氧氣體在電池內部蓄積,導致電池內壓 上升。當電池內壓升高到一定程度,電池安全閥仍會打開,電解液隨氣體一 起溢出,使電解液的量減少,內阻增大,電池放電容量下降,最終導致電池 循環壽命縮短。因此,在上述方案中,電池的循環壽命仍有待提高。
日本特開平JP2001-164329公開了一種儲氫合金、儲氫合金電極、鎳氫 蓄電池以及儲氫合金的制備方法,所述儲氫合金包括儲氫合金顆粒和在該儲 氫合金表面被覆的復合體,所述復合體含有選自鎳和鈷中至少一種的第一元 素,和選自釔、鐿、鑭、鉺、鉍、鈰、鐠、釹和鈣中至少一種的第二元素。 采用該儲氫合金作為鎳氫電池的負極活性材料,通過鎳和/或鈷對氫氧復合反 應的作用,可以加快氫氧的復合,從而減少蓄積在電池內部的氣體。因此可 以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充放電循環壽命。
在該專利申請中,所公開的儲氫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使用含有上述第 一元素和上述第二元素的鍍液進行非電解鍍覆,在儲氫合金顆粒表面形成鍍 覆層。但該制備儲氫合金的方法非常繁瑣,使由此方法制備的上述儲氫合金 的成本很高,并因此使鎳氫電池的成本提高。并且第二元素中釔、鐿、鑭、 鉺、鉍、鈰、鐠、釹和鈣為非常活潑的金屬,不易還原成金屬而鍍覆到儲氫 合金顆粒的表面,會使鍍覆效果較差,因而不能達到預期的電池循環壽命提 高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儲氫合金的成本較高,且制備方 法繁瑣的缺陷,提供一種成本較低,且制備方法簡單,同時能使電池達到較 高的充放電循環壽命的鎳氫電池的負極活性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鎳氫電池的負極活性材料,該負極活性材料含有儲氫 合金粉末,其中,所述負極活性材料還含有添加劑粉末,所述添加劑粉末均 勻分散在所述儲氫合金粉末中,所述添加劑粉末為鐿與鎳和/或鈷的合金粉 末。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鎳氫電池負極活性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 儲氫合金粉末與添加劑粉末混合均勻,所述添加劑粉末為鐿與鎳和/或鈷的合 金粉末。
從理論上來說,按照日本特開平JP2001-164329所公開的儲氫合金,由 于是將含有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的復合體被覆在儲氫合金的表面,因而會充 分保護被包覆的儲氫合金不被氧化,使該儲氫合金的抗氧化能力和氫氧復合 能力應該優于本發明的僅僅是簡單混合的負極活性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476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船用防碰撞機構
- 下一篇:浮式生產儲卸油系統單點采油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