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滾動式無梭輪雙小六梭塑料圓織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47460.7 | 申請日: | 200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6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美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美昌 |
| 主分類號: | B27J1/02 | 分類號: | B27J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401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動式 無梭輪雙小六梭 塑料 圓織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料編織袋生產設備,特別是滾動式無梭輪雙小六梭圓織機。
技術背景
目前世界各國用于塑料編織袋生產的塑料圓織機,按梭子數分有:四梭圓織機、六梭圓織機、小六梭圓織機、大八梭圓織機、大十二梭圓織機,按主機結構分有:棕帶式塑料圓織機、棕桿式塑料圓織機、小凸輪塑料圓織機、平面小凸輪塑料圓織機,為了提高編織效率,國內外許多塑機專家花了很大精力,通過改革有關結構試圖提高圓織機,轉速但始終收效甚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各種缺陷,提供一種滾動式無梭輪雙小六梭塑料圓織機,從而在不需要提速的情況下成培提高圓織機單機工作效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在滾動軌道無梭輪塑料圓織機(發明公開號:2004100854802)的結構基礎上設計有雙層的無梭輪結構的12把梭子及其雙層的滾動式運行軌道,即在上門圈20和下門圈23之間分雙層各設計安裝有6把無梭輪結構的梭子,同時在上門圈20和下門圈23之間均布緊固有30-72根立柱9,在立柱9上分雙層設計安裝有下層梭子10的運動軌道11和上層梭子12的運動軌道13,下層梭子10上的梭底板103與下層梭子運動軌道11上的滾筒102滾動接觸,與滾輪101、滾輪104滾動接觸,上層梭子12上的梭底板107與上層梭子運動軌道上的滾筒106滾動接觸,與滾輪105、滾輪108滾動接觸,由于是梭底板與滾筒、滾輪之間的滾動接觸,運動阻力小,同時在梭子上取消了傳統圓織機梭子上的梭輪,使梭子的運動更合理可靠,從而保證了上層梭子穿梭引線編織的上層編織袋經上尺碼環15、上擴幅器18、上牽引裝置16牽引由第一收卷裝置收卷,下層梭子穿梭引線編織成的編織袋經下尺碼環14、下擴幅器33、下牽引裝置31牽引由第二收卷裝置收卷,從而使一臺塑料圓織機穩定,高效地同時編織兩條編織袋,實現產量翻番,高效、節能、節省勞動力、減少了設備占地面積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構簡圖。
圖2是本發明的梭子、立柱布置簡圖。
圖3是本發明的雙層梭子運動軌道局部放大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結構簡圖,本實施例滾動式無梭輪雙小六梭塑料圓織機結構包括底架1、中間軸2、齒輪3、底盤4、凸輪5、電機6、滑塊7、滑塊導柱8、立柱9、下層梭子10、下層梭子運動軌道11、上層梭子12、上層梭子運動軌道13、下尺碼環14、上尺碼環15、上牽引裝置16、上擴幅器定位裝置17、上擴幅器18、頂圈19、上門圈20、棕絲21、推梭器22、下門圈23、中圈24、上層跳桿25、下層跳桿26、棕帶27、牽引傳動軸28、減速器29、變速機構30、下牽引裝置31、下牽引定位裝置32、下擴幅器33、導輥34。
當主機工作時,電機6通過傳動帶帶動中間軸2通過齒輪3轉動帶動凸輪5轉動,凸輪5帶動滑塊7沿滑塊導柱8作上下往復運動,在滑塊7上緊固有棕帶27,棕帶27上安裝有雙孔眼的棕絲21,因此綜絲27也作上下往復運動帶動編織經線作開交運動供雙層梭子穿梭引線,經絲是通過齒輪3的轉動帶動減速器29,減速器29通過鏈傳動帶動變速機構30使牽引傳動軸28傳動同時帶動上牽引裝置16、下牽引裝置34轉動使經線按要求前進,梭子的運動是通過凸輪5的轉動帶動緊固其上的推梭器22作圓周運動,安裝在推梭器22上的推梭輪推動下層梭子10運動,下層梭子10的運動同時帶動上層梭子12運動,在每把梭子上安裝有緯絲,這種通過經線的前進、開交供梭子穿梭引線編織成袋,上層梭子12穿梭引線編織成袋經上尺碼環15、上擴幅器18、上擴幅器定位裝置17、上牽引裝置16由第一收卷裝置收卷,下層梭子10穿梭引線編織成袋經下尺碼環14、導輥34,下擴幅器33、下擴幅器定位裝置32、下牽引31牽引由第二收卷裝置收卷。
參照圖2:圖2是本發明的梭子立柱布置簡圖。在上下門圈之間均布有36根立柱9,也可以按30、32、48、60、72根均布,同時梭子分兩層,上層梭子12均布有6把梭子,下層梭子10有6把梭子均布在上層梭子12的下方,在立柱9上分上下兩層設置安裝有下層梭子運行軌道13和上層梭子運行軌道11。
參照圖2、圖3:圖3是雙層梭子運動軌道局部放大圖,梭子12、10是無梭輪梭子,梭子12、10的運動軌道是滾動軌道,即在上門圈20與下門圈23之間安裝有30-72根立柱9,在立柱9上安裝有上層梭子12的運動軌道13和下層梭子10的運動軌道11,下層梭子10在下軌道11上的運動是梭底板103與滾筒102、滾輪101、滾輪104滾動接觸運動,上層梭子12在上軌道13上的運動是梭底板107與滾筒106、滾輪105、滾輪108滾動接觸運動,因此,梭子12、10的運動不僅阻力小,更重要的是克服了傳統梭子依靠梭輪輾壓經絲運動容易輾毛輾斷經絲的缺陷,同時不會發生飛梭事故發生,使編織工作順利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美昌,未經黃美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474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嵌入式隔膜濾板組件
- 下一篇:一種雙層鎳金屬復合電鑄印刷網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