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字集群系統中實現遙斃復活功能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47458.X | 申請日: | 2007-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9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曦濱;朱常寶;盧熙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28 | 分類號: | H04Q7/28;H04Q7/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字 集群 系統 實現 復活 功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集群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字集群系統中實現遙斃 復活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術
移動通信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其中集群通信也日益成為一種不可或 缺的通訊業務。集群通信是指一種專用的調度通訊方式,包括專用指揮和調 度通信,在使用中集群用戶可以同時加入呼叫,通話以單工方式工作。從廣 義上講,包括無線對講系統在內的具有調度通信功能的各種無線通信系統均 可納入集群通信系統的范疇。
從歷史上看,集群通信的發展要遠遠早于公眾移動通信。由于技術復雜、 成本高昂,集群通信起初只是用于諸如軍隊、鐵路、航海等必須需要指揮調 度的特殊部門和單位,之后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的降低和經濟的發展,才 出現了能夠適合社會個體用戶無線通信需要的公眾移動通信,即使如此,目 前集群通信基本上還是屬于專用通信系統。
集群通信經歷了簡單對講系統(一對一對講形式)到單基站小系統(同 頻單工組網形式、異頻單(雙)工組網形式、單信道一呼百應形式、帶選擇 呼叫形式、多信道自動撥號形式),再到大容量多區域系統(多信道用戶共 享形式)的發展歷程,后又經歷了從模擬集群到數字集群的飛躍,這個飛躍 使得集群通訊在信令編碼、采用的多址方式、語音編碼、調制解調技術、同 步技術、檢錯糾錯以及分集技術等方面均可以采用更可靠的數字處理方式。
目前廣泛應用的兩種數字集群系統是基于TDMA即時分多址技術的 iDEN(integrated?Digital?Enhanced?Network)和TETRA(Terrestrial?Trunked Radio);為了促進數字集群系統的規模應用,同時進一步提高頻率資源利 用率,集群通信系統在應用上出現了一個新的應用趨勢,就是將多個數字集 群系統結合在一起統一使用和管理,從而達到能夠共用頻道和信道,共享覆 蓋區域、通信業務,共擔費用的目的,最終將集群應用從面向個別專業用戶 發展為面向多個集團用戶實現共網運營。
集群通信由專網向共網的發展促進了在現有公網(GSM、CDMA)上實 現集群技術的研究。
在CDMA2000移動通訊系統中遙斃復活的解釋如下:遙斃是指系統從 安全性考慮,對移動臺強行禁止其部分或全部功能;復活是指系統對處于遙 斃狀態的移動臺重新激活恢復;該功能通過空中信令對移動臺進行強制鎖定 或解鎖實現。
國內外的一些專利提到了通過高級別管理手機向被管理手機發送特定 格式的短信,以達到遠程激活/去激活移動臺部分功能的實現方法。遙斃復 活功能在集群系統的基本實現方法,在現有專利CN200510090588《碼分多 址數字集群系統中移動臺遙斃/復活的控制方法》中已有論述;該專利概要 性地介紹了遙斃復活功能的實現方法、涉及的網元和基本信令流程。
專利CN200510090588介紹的遙斃復活實現方法,系統側遙斃狀態和移 動臺的遙斃狀態是獨立保存的,移動臺遙斃狀態保存在終端上的,而系統側 是記錄在用戶sim卡上。
如用戶A(系統側概念)使用終端A和sim卡A,用戶B使用終端B 和sim卡B;系統側對用戶A執行可復活遙斃,終端A上將記錄自己是“可 復活遙斃”狀態,這時,如果將活動用戶B的sim卡插到終端A上進行位 置登記時,上報的狀態是終端A已遙斃的狀態,系統側檢測到用戶B(對應 于sim卡B)的狀態是“活動”,此時系統將下發復活指令,將終端A復活, 這樣導致了用戶通過換sim卡的方式將已遙斃的終端復活。遙斃是用戶終端 遭竊、遺失或其他安全性考慮而采取的措施,如此一來就達不到效果,此問 題是目前的遙斃功能實現上的漏洞,大大影響了系統的安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數字集群系統中實現遙斃復活功能的方法,有針對性 地解決了現有遙斃復活實現方式中存在的更換成活動狀態的sim卡就能復 活已遙斃終端的安全漏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474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