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光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47113.4 | 申請日: | 200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0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渡邊實;鹿野滿;藤原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英俊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光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調光電路,有關的調光電路特別適合調節照明液晶設備的照明裝置的亮度。
背景技術
通常,在作為便攜式電話等的圖像顯示部而得到使用的液晶設備上設有照明液晶設備的照明裝置,并且還根據周圍的光亮調節畫面的亮度。
作為上述調節亮度的調光裝置,曾提出了各種方案。(例如,可參照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
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以往的調光裝置例如具有圖5的結構。在圖5中,由光敏晶體管(phototransistor)等構成的照度傳感器21所檢測到的照度電平,通過電流電壓變換用的電阻22進行電壓變化,輸出到IC芯片23內的A/D轉換器24。隨后,在A/D轉換器24中所輸入的模擬電壓值被轉換成數字電壓值而輸出到控制電路25。在控制電路25中,按照所輸入的電壓值運算照明裝置27的亮度,并且還運算在照明設備27中應發光的發光二極管28的亮度,并使其轉換成PWM(脈寬調制)信號等輸出到驅動電路26。在該驅動電路26上連接有形成照明裝置27的多個發光二極管(在圖5中只圖示了一個)。接著,驅動電路26輸出與從控制電路25輸入的、應發光的發光二極管的亮度相對應的驅動信號,使發光二極管發光。然后,如果照度傳感器21所檢測到的照度電平變化,則各結構部對應其變化而工作,以對應該照度電平的亮度使發光二極管發光。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19146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68480號公報
然而,上述的以往裝置具有如下缺點。
即,因為通過A/D轉換以數字方式讀取照度傳感器21的輸出,所以如圖6所示,對于周圍光的亮度,照明裝置的亮度變化成為階躍式,從而看上去非常不舒服。
而且,在如圖6a部分所示的A/D轉換器24的閾值(threshoold)附近,存在因切換照明裝置的亮度而發生閃爍的缺點。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增加調光級數就能夠降低閃爍現象,但是又產生電路本身規模變大而增加成本的缺點。
此外,還存在當輸出到照明裝置上的PWM周期遲緩時發生閃爍的缺點。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加快PWM周期就能夠降低閃爍現象,但是必須將時鐘周期高速化,可預見到其高速化會增加控制電路的功耗這樣的缺點。而且,如果加快PWM周期,還會存在難以細致地控制工作狀態(duty)的缺點。
另外,由于周圍的光亮度是從較暗的室內(幾個流明)至太陽光(十幾萬流明)其動態范圍非常大,所以如以往例那樣進行數字控制時,照度傳感器的讀取電路以及照明裝置的驅動電路就需要大的動態范圍,會出現電路規模變大的缺點。
而且,液晶設備具有反射型或者重視反射的半透射型LCD、和完全相反的透射型或者重視透射的半透射型LCD,前者所需要的照明裝置在暗處發出亮光而在亮處發出暗光,而后者所需要的照明裝置在暗處發出暗光而在明亮處發出亮光。過去,就沒有過能夠與兩者相對應而適當模擬地調整發光量的調光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調光電路,可以模擬地對應周圍的照度變化而調節發光量,并且能夠非常圓滑地控制調光,從而發光時也不會發生閃爍,亮度也不會階躍性地變化,能夠非常容易地實現所希望動態范圍的調光。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調光電路,其不需要照度傳感器的讀取電路例如A/D轉換器等,能夠簡化電路結構。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調光電路,其能夠自由地設定周圍照度的增減變化與發光量的增減變化之間的正比例或者相反的特性,而進行調光。
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涉及到的調光電路,具有:照度傳感器,檢測周圍光的照度;發光元件;以及驅動控制電路,按照由上述照度傳感器檢測到的照度,調節上述發光元件的發光量使其發光;上述照度傳感器形成為輸出對應照度的增減變化而模擬地進行增減變化的電流的電流輸出型,在上述發光元件上連接有檢測流入發光元件的電流的檢測電阻;上述驅動控制電路具有向上述發光元件輸出電壓的發光元件驅動器,該電壓使得通過向上述檢測電阻流入流過上述發光元件的電流和由上述照度傳感器檢測到的電流而得到的電壓始終保持規定值;上述發光元件在檢測照度較暗處發出亮光,而在明亮處發出暗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未經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471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