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鉆頭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40794.1 | 申請日: | 2003-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08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馬渕雅行;柳田一也;鈴木克征;瀧口正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B51/00 | 分類號: | B23B5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頭 | ||
本申請是分案申請,母案的申請日是2003年9月3日,母案的申請號是03147074.2,母案的發明名稱是“鉆頭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鉆頭主體的頂端部的外周上形成螺旋狀的切屑排出槽的鉆頭及其制造方法。此外,本發明涉及對被切削材料以高水平的孔的位置精度形成加工孔用的鉆孔加工用鉆頭,例如,涉及在金屬材料上形成深孔的加工孔用的鉆頭。
背景技術
作為在鉆頭主體的頂端部的外周上形成螺旋狀的切屑排出槽的鉆頭(實心鉆頭),例如,如圖22至圖24所示,在繞軸線O旋轉的大致圓柱狀的鉆頭主體1的頂端部的外周上,從鉆頭主體的頂端后隙面向后端側,相對于軸線O對稱地形成沿鉆頭繞軸線O的旋轉方向的后方側扭轉的一對切屑排出槽2,在這些切屑排出槽2的面向鉆頭旋轉方向T側的壁面和上述頂端后隙面的交叉棱線部上形成切屑刃3的所謂雙刃的麻花鉆是公知的。在這種麻花鉆中,例如,如實開平5-60715號公報所述,當鉆頭的外徑為D時,在從刃部的頂端起至離開約2D的A點之間,令切屑排出槽2的槽寬為W1,從A點直至B點使該槽寬從W1逐漸增加到W2(>W1),在B點至刃部的后端部分該槽寬為W2,借此,防止在切屑排出槽2的后端側的切屑的堵塞,提高切屑排出性能。
此外,作為這種鉆頭的一個例子,例如,已知特開平7-40117號公報所述的雙邊型鉆頭。在這種鉆頭中,如圖25及圖26所示,在繞軸線O旋轉的刀尖部1′的面向切屑排出槽2的鉆頭旋轉方向T側的壁面2A與后隙面1A的交叉棱線部上形成切削刃3,并且,在刀尖部1′的刃帶部1B上,分別形成與切屑排出槽2的鉆頭旋轉方向T的后方側及前方側鄰接的第一、第二邊緣部4、5,這些第一、第二邊緣部4、5與所形成的加工孔的內壁面接觸,具有對刀尖部1′進行導向的作用。
此外,在切屑排出槽2的內壁面的頂端側上,形成將連接切削刃3的內周端側并且達到包含刀尖部1′的棱部1C的刃帶部1B的區域切口構成的修磨部6,通過用修磨部6將由切削刃3生成的切屑卷縮,提高切屑的排出性能。
在圖22至圖24的鉆頭中,在使切屑排出槽2的槽寬從A點向B點逐漸增加的情況下,如圖22所示,通過從頂端側起以一定的螺旋角將切屑排出槽2的面向鉆頭旋轉方向T側的壁面2A延長,另一方面,將與壁面2A相反側的壁面,即,將切屑排出槽2的面向鉆頭旋轉方向T的后方側的壁面(棱部側的壁面)2B向鉆頭旋轉方向T側擴展,從而增大槽寬。然而,伴隨著鉆頭主體的旋轉,借助切屑排出槽2的扭轉,通過這種扭轉成螺旋狀的切屑排出槽2排出的切屑,以被頂壓在面向鉆頭旋轉方向T的壁面2A上的方式,一面從壁面2A上擦過,一面被送往后端側,所以,只通過擴展壁面2A的相反側的壁面2B側,具有切屑的排出性能不足的可能性。
此外,通常,為了制造在鉆頭主體1的頂端部外周上具有扭轉成螺旋狀的切屑排出槽2的鉆頭,一面使在外周部上形成磨粒層的圓盤狀砂輪繞其中心線旋轉,一面使與上述中心線正交的平面沿著從徑向方向的外側觀察鉆頭主體1時的切屑排出槽2的扭轉方向給予砂輪一定的偏轉角,使上述外周部切入鉆頭主體1的頂端部外周內,一面使鉆頭主體1繞軸線O旋轉,一面使之與上述螺旋角度保持一致地沿軸線O移動(通常,將砂輪的中心線固定,一面使鉆頭主體1旋轉一面使之沿軸線O移動)。結果是,利用上述磨粒層,將上述壁面2A、2B磨削成規定的形狀,形成切屑排出槽2。在這種制造方法中,如上所述,為了在后端側將切屑排出槽2的槽寬向鉆頭旋轉方向T側擴展,首先,遍及切屑排出槽2的整個長度,使砂輪成一定的偏轉角進行磨削,形成面向鉆頭旋轉方向T側的壁面2A。其次,通過從上述A點的位置,原封不動地保持上述偏轉角地將砂輪挪動到鉆頭旋轉方向側T之后,再次一面使鉆頭主體1繞軸線O旋轉,一面與上述螺旋角度保持一致地使其沿軸線O移動到頂端側,形成壁面2B。
但是,在這種制造方法中,為了形成切屑排出槽2,至少需要分別磨削壁面2A、2B的兩個工序。此外,在這兩個工序之間利用同一個砂輪的情況下,在從上述A點起的后端側,有可能如圖24的點劃線所示,在最初的工序中磨削的壁面2A側和后面的工序中磨削的壁面2B側之間形成具有人字形截面的凸條部R。當殘留這種凸條部R時,由于切屑被卡住、其排出性能降低,所以,進一步需要將凸條部R除去的工序,結果,顯著降低鉆頭的制造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未經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407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