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寒凝頭痛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32330.6 | 申請日: | 200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29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尹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尹克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714 | 分類號: | A61K36/714;A61K36/8988;A61P25/04;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135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頭痛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頭痛的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寒凝頭痛的中藥。
背景技術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自覺癥狀,指整個或局部頭部的疼痛的感覺,可以出現于多種急慢性疾病之中。引起頭痛的原因雖然很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內傷兩大類。
目前,人們瘓有寒凝頭痛疾病時,在醫療條件較發達的城市,人們都是到醫院治療,一般都是使用西藥或者打針進行治療,而在鄉鎮,特別是一些遠離鄉鎮、較邊遠的村落,人們瘓有寒凝頭痛的疾病時,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貧窮,當地缺少醫療條件,如果想要治病需要花費很多的路費去醫療條件較發達的城市去求醫,加之醫院的治療費用及醫藥費用昂貴,人們往往不去看病治療,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瘓者因此延誤了治療時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費用低廉的治療寒凝頭痛的中藥。
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組成:制川烏20克,麻黃10克,白芍30克,黃芪30克,甘草10克,輔助方劑:若伴外感風寒而惡風畏寒者加川芎20克,荊芥、防風各10克,羌活15克,白芷10克;若伴肝陽上亢而頭暈目眩者加天麻10克,鉤藤、石決明、羅布麻、夏枯草各30克;若伴局部抽掣、人夜痛甚者加細辛3克,制乳香6克,制沒藥6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藥方中的配藥物質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藥,然后加上傳統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備方法簡單,制備藥物費用低廉,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該中草藥配伍簡單,藥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藥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藥,取、用方便,制作方法簡單,服用治療效果好,藥物價格低廉,特別能夠適應居住在遠離鄉鎮、較邊遠的村落的人們使用,對瘓有寒凝頭痛疾病的人們治療費用低廉,解決了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貧窮,當地缺少醫療條件治病的問題。
該中草藥為祖傳方劑,癥狀:寒凝頭痛。用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分3次飯后溫服,7天為1個療程。使用該方劑治療了寒凝頭痛病瘓者256例,其中使用一個療程治愈87例,占34%;使用二個療程治愈93例,占36%;使用三個以上療程治愈51例,占20%;控制病情24例,占9%;沒有治療效果2例,占1%,對寒凝頭痛疾病治愈率效果明顯,沒有治療效果的病瘓者僅占1%,瘓者服用該方劑的治療過程中,沒有產生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組成:制川烏20克,麻黃10克,白芍30克,黃芪30克,甘草10克,輔助方劑:若伴外感風寒而惡風畏寒者加川芎20克,荊芥、防風各10克,羌活15克,白芷10克;若伴肝陽上亢而頭暈目眩者加天麻10克,鉤藤、石決明、羅布麻、夏枯草各30克;若伴局部抽掣、人夜痛甚者加細辛3克,制乳香6克,制沒藥6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尹克華,未經尹克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323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