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浮標三錨系留裝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16233.8 | 申請日: | 200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95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袁新;白強;李忠君;王亞洲;馬慶鋒;王芳;張琳琳;倪秀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3B22/04 | 分類號: | B63B22/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海昊知識產權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中南 |
| 地址: | 266001***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標 三錨系留 裝置 及其 回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浮標的錨系結構及其布放回收的方法——浮標三錨系留裝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型海洋浮標的錨碇方大多采用單錨系留。當水下有座底式儀器并與水面浮標有電纜連接時,由于水面浮標自由轉動,電纜很容易與錨鏈纏繞在一起,導致電纜斷裂。這時需要用三錨系統,即三套錨系120度均勻分布,錨系與浮標在側舷處連接,電纜從浮標底板中心進入浮標,三套錨系對浮標的作用力限制浮標做圓周運動,保護電纜。但是采用這種結構必須將三套錨系與浮標連接完畢才能進行布放,要求很大的甲板作業面積的作業船,而且只能一次性完成。我國某型10米浮標曾經用過這種結構,用了三天的時間才布放完成,作業船及人員滯留在海上兩個夜晚。系統工作了兩個月后,錨鏈與電纜發生纏繞導致電纜斷裂。其原因是當第一套錨系布放完畢后,該錨系通過浮標對船產生了作用力,限制了船的機動性,導致第二套錨系的布放點與預期布放點產生偏差,第二套錨系布放后,兩套錨系對船的作用力更大,導致第三套錨系的布放點與預期布放點產生的偏差更大。這樣當海況惡劣時,常有錨系與電纜纏繞在一起導致電纜斷裂現象發生。這樣不但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常使整個項目為此陷入停頓。因此如何使浮標布放回收簡單、布放精確,成為浮標和海洋水下儀器布放工程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浮標三錨系留裝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是在已有技術的基礎上,其基本構思是將現有結構的原三錨浮標的三套錨系與浮標分開,即浮標本身不直接與其三套錨系相連,三套主錨系分別系于三只水面浮筒上,這三只浮筒以水面浮標的預期布放站位為中心,120度均布在水面浮標周圍,且與浮標保持一定距離,水面浮標與每個浮筒之間再采用卸扣將分別系于浮標和浮筒上的兩段副錨系連接。
本發明包括浮標以及按120度均布的三套主錨系,其特征是它還包括分別與三套主錨系相連接的三只浮筒,以及與相應的三只浮筒連接的一段副錨系,和憑借卸扣與另一段副錨系相聯結而至浮標上。
布放和回收的方法:首先將浮筒與主錨系連接好,再用作業船將每套浮筒與主錨系按120度均勻布放在預期布放點,將浮標拖至三套浮筒的中心位置,然后用卸扣將浮筒上的一段副錨系和浮標上的一段副錨系對接后,即可布放水下儀器;回收時,首先將卸扣取下而將副錨系分開,然后分別回收浮標、水下儀器、回收浮筒與主錨系。
顯然,本發明使復雜的工程分步實施,對作業船只的要求大大降低,而且操作簡單,確保布放點的位置精確,杜絕了電纜與錨鏈的纏繞問題,使水下儀器可靠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浮標??2、副錨系??3、卸扣??4、浮筒??5、主錨系??6、電纜??7、水下儀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本發明包括浮標1以及按120度均布的三套主錨系5,其特征是它還包括分別與三只三套主錨系5相連接的三只浮筒4,以及與相應的三只浮筒4連接的一段副錨系2,和憑借卸扣3與另一段副錨系2相聯結而至浮標1上。
布放和回收的方法:先將浮筒4與主錨系5連接好,再用作業船將每套浮筒4與主錨系5按120度均勻布放在預期布放點,將浮標1拖至三套浮筒4的中心位置,然后用卸扣3將浮筒4上的一段副錨系2和浮標1上的一段副錨系2對接后,即可布放水下儀器7;回收時,首先將卸扣3取下而將兩段連接的副錨系2再分開,然后分別回收浮標1、水下儀器7、回收浮筒4與主錨系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未經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162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鍍鋅表面著黑劑
- 下一篇:一種金屬質撲克牌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