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風機除塵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15000.6 | 申請日: | 200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438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陳;李開善;牛玉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良莊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F04B39/16;F04B53/20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219山東省新泰市新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機 除塵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礦井下與壓風機配套使用的除塵裝置。
二、背景技術:
壓風機是煤礦主要壓風設備之一。壓風機在運行時需要散熱,而壓風機目前都在新風流中,因此壓風機本身的散熱就用去了風量的1/10,增加了礦井的通風負壓,給礦井的通風造成了困難和增加了能量的消耗。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擬將壓風機設置在回風流中,但在乏風中含有大量的粉塵,使壓風機不能正常運行。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壓風機提供一種除塵裝置,其結構簡單,除塵效果好,能保證壓風機的正常運行;為壓風機設置在回風流中使用,降低礦井的通風負壓,增高壓風機的使用效率,節約能源創造了條件。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噴霧進氣管道、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機架等。機架的下側設置有排水管,噴霧進氣管道中設置有噴霧過濾裝置。噴霧進氣管道、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固定在機架上,噴霧進氣管道、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水口與機架的排水管連通,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的進風端與噴霧進氣管道連通、另一端與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連通。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的另一端與壓風機連通。
在壓風機的作用下,空氣進入噴霧進氣管道,并被噴霧濕潤,將空氣中的粉塵被濕潤后過濾分離出,含有粉塵的水分由噴霧進氣管道的出水口經機架的排水管排出。被分離后的空氣進入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此時的空氣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和微細的粉塵,在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中,空氣中的水分和微細粉塵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裝置的器壁上,然后順器壁流至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水口排出,分離出來。經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脫水后的空氣,再進入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在濾網的作用下再將空氣中的水分進行分離。從而達到瘵回風流中的空氣進行除塵后再進入壓風機的目的,可保證壓風機的正常運行。因此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除塵效果好,能保證壓風機的正常運行等特點;為壓風機設置在回風流中,降低礦井的通風負壓,增高壓風機的使用效率,節約能源創造了條件。
四、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包含有噴霧進氣管道1、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2、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3、機架4等。機架4的下側設置有排水管9,噴霧進氣管道1中設置有噴霧過濾裝置。噴霧進氣管道1、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2、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3固定在機架4上,噴霧進氣管道1、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3的出水口與機架4的排水管9連通,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2的進風端與噴霧進氣管道1連通、另一端與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3連通。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4的另一端與壓風機連通。
噴霧進氣管道1中的噴霧過濾裝置的結構形式很多,可包含有過濾篩5、噴頭6等,過濾篩5、噴頭6固定在管道內壁上,噴頭6在過濾篩5的靠進風口的一側。為了提高噴霧和過濾效果,過濾篩5和噴頭6可設置多層,在兩層過濾篩5之間均設置有噴頭6。每層的噴頭6可為多個。
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2的結構形式很多,可包含有氣馬達7、氣罩等。氣馬達7固定在氣罩內的中部,氣罩的一端與噴霧進氣管道1連通、另一端與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3連通。由氣馬達7使空氣旋轉,產生離心力,將空氣中的水分和微細粉塵甩至氣罩內壁上。
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3的結構形式很多,可包含有氣水分離罩、網眼濾水器8等。網眼濾水器8固定在氣水分離罩內,網眼濾水器8的進風口與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2連通,氣水分離罩的出風口與壓風機連通。
回風流的空氣進入本發明后,在噴霧進氣管道1中被噴霧,并經噴霧進氣管道1、旋轉式氣水分離裝置2、濾網式氣水分離裝置3三次過濾、分離,除塵、去除水分后再進入壓風機,保證了壓風機的正常運行。因此,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除塵效果好,能保證壓風機的正常運行等特點;為壓風機設置在回風流中,降低礦井的通風負壓,增高壓風機的使用效率,節約能源創造了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良莊礦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良莊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150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