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及抑制乙肝病毒的藥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14672.5 | 申請日: | 200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154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科先;張淑芳;張立群;宋麗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科先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16;A61P31/20;A61K33/36;A61K35/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連君 |
| 地址: | 266510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黃疸 性肝炎 抑制 乙肝病毒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乙型肝炎分慢性和急性兩種,是目前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急性乙型肝炎盡管是一種相對自限性疾病,但據統計,急性乙型肝炎轉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例國內為18.7%-30.2%甚至更高,急性乙型肝炎目前以充分休息、合理飲食、適當增加營養,對癥下藥為主,用藥以退黃、降酶、保肝、提高機體免疫力為總則,并不注重抗病毒療法,因此這種姑息療法也是造成急性乙型肝炎慢性化率高的原因之一。雖然慢性乙型肝炎的目前主張的核心療法是抗病毒療法,但是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各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點,如短效干擾素存在療效不佳、副作用大、病毒清除率低的缺點,長效干擾素盡管療效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達到理想療效,核苷類似物如賀普丁、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盡管副作用小,抑制病毒療效好,但存在病毒變異和停藥后病情反復的無法解決的矛盾,免疫調節劑如胸腺五肽、胸腺肽盡管副作用小,但抗病毒療效差,苦參素為抗病毒藥物,具有毒副作用小、價格低廉,且抗病毒作用相對較好的優點,但抗病毒療效仍不能令人滿意。中醫藥治療目前主要是給予內服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煎劑,費用較高,且不良反應明顯,并且病毒清除率不高,藥物利用率低,還存在著用藥復雜,煎藥麻煩,藥味苦,服用攜帶不方便,長期應用刺激胃腸道病人難以接受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及抑制乙肝病毒的藥物。
本發明具體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乙型黃疸性肝炎及抑制乙肝病毒的藥物,為中藥組合物經精選、烘干、粉碎、過篩而制備的中藥粉末散劑,中藥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盤龍糞1-3份、瓜蒂8-12份、藏紅花2-4份、赤小豆10-14份,丁香1-3份、秫米1-3份、大黃1-3份、砒霜0.05-0.1。
將上述各原料藥去除雜質,70℃以下烘干,共同粉碎過120目篩,混勻即可。
上述原料藥中瓜蒂為葫蘆科一年生草質藤本植物甜瓜果蒂。其成分含有葫蘆素(即甜瓜素或甜瓜毒素)、D、異B甙(β-2-O-β-D-吡喃葡萄糖甙),其中以葫蘆素B的含量為最高(1.4%),其次為葫蘆素B甙。尚含噴瓜素。瓜蒂性寒味苦,有毒,具有祛濕退黃之功效,方中用之搐鼻能防止內服所致毒性。
藏紅花為鷙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的干燥花柱頭。性微寒,味甘,有與紅花相似的活血祛瘀,通經作用,而力量較強,又兼涼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熱郁血瘀。
赤小豆為為豆科植物赤豆的種子。含α-、β-球朊、脂肪酸、煙酸、糖類,維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性平,味甘、酸。具有利水消種,解毒排膿之功效。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等。
下面結合臨床資料具體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1.1病例選擇
選擇黃疸性肝炎患者200例,血清總膽紅素(TBil)17.1~171μmol/L,主要病種為甲型黃疸性肝炎、乙型黃疸性肝炎、戊型黃疸性肝炎,排除淤膽型肝炎、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和遺傳性高膽紅素血癥。隨機分為兩組各100例:治療組男58例,女42例;年齡29~54歲,平均39歲;發病時間5~8天。對照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23~58歲,平均37歲;發病時間4~9天。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甘利欣注射液150mg,靜滴,日一次;苦黃注射液40ml,靜滴,日一次。30天為1個療程。
治療組:采用本發明藥物。用法:每次0.8g,每日一次,囑病人含一口溫水,將藥畜于單側鼻腔中,然后將溫水吐出。注意事項:若吹鼻過程中出現頭痛、鼻粘膜出血嚴重,給予減量或停用。28天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目黃、身黃、小便黃、納差、乏力。肝功能:總膽紅素(TBi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1.4療效評定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①治愈:黃疸消退,其他癥狀消失,實驗室指標正常;②好轉:黃疸及其他癥狀減輕,膽紅素正常或降低,其他實驗室指標好轉;③未愈:黃疸不退或加深,其他癥狀及實驗室指標無改善。
2.結果
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表1????2組療效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科先,未經王科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146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