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攝像透鏡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104515.6 | 申請日: | 200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8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佐藤賢一;谷山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G02B9/1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蘭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攝像 透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備有CCD(Charge?Coupled?Device)和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等攝像元件的攝像機器,例如數字靜物攝像機、帶有攝像機的便攜式電話、以及便攜式信息終端(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ce)等的攝像透鏡。
背景技術
近年來,CCD和CMOS等攝像元件正向小型化和高像素化進展。為此,即使對于攝像機主體乃至載置于其中的攝像透鏡,也要求信息且高性能。為了小型化,需要全長的縮短化和小直徑化(與光軸垂直的直徑方向的小型化)。另外,通常在攝像光學系統中,除了小型化外,也要求焦闌(tele-center)性,即主光線向攝像元件的入射角度相對于光軸接近于平行(攝像面的入射角度相對于攝像面的法線接近于零)。為了確保焦闌性,盡可能將光學光闌配置于靠近物體側是較為有利的。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作為整體具有3枚透鏡,并將光學孔徑光闌配置于最靠近物體側的構成的攝像透鏡。另外,在對比文獻2中,公開了作為整體具有3枚的透鏡,并將光學孔徑光闌配置于第1透鏡和第2透鏡之間的構成的攝像透鏡。
〔專利文獻1〕特開2005—292235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4—302058號公報
然而,在靜止畫攝影用的攝像裝置中,隨著攝像元件的高像素化進展,為了尋求攝像元件中的信號噪聲的降低,而要求設置機械式快門。在設置快門的情況下,為了減少光亮不均,而配置于光學孔徑光闌的近旁是較為有利的。另一方面,在3枚構成的攝像透鏡中,為了如上述那樣確保焦闌性而盡量將光學孔徑光闌配置于例如第1透鏡的前或后是較為有利的。然而,若將快門機構配置于第1透鏡前,而最靠近物體側,則在小型化方面較為不利。因此,考慮將快門機構配置于透鏡系統內部,第1透鏡和第2透鏡之間。為此,在3枚構成的攝像透鏡中,希望開發一種透鏡,其為了配置快門機構而充分地確保了第1透鏡和第2透鏡之間的空氣間隔,且具有與高像素化相對應的高像差性能。雖然專利文獻1的實施例3較寬地確保了第1透鏡和第2透鏡之間的間隔而成為有利于快門機構的配置的透鏡構成,但是希望有一種比此更有利于快門機構的配置且具有高像差性能的透鏡的開發。另外,為了以較少的枚數實現高性能化,使用非球面之類的特殊形狀的透鏡是較為有利的,但是,這種情況下,希望對考慮了制造性和成本的適當的透鏡材料進行選擇。
本發明鑒于所涉及的問題點而提出,其目的為提供一種小型且高性能的攝像透鏡,所述攝像透鏡使用有利于制造性和成本降低的透鏡材料,維持于高像素化相對應的高像差性能,并充分地確保了用于配置快門機構的內部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涉及的攝像透鏡,從物體側起,順次備有:第1透鏡G1,其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2透鏡G2,其將凹面向著物體側,并具有負的折射能力;第3透鏡G3,其在光軸近旁的形狀為將凸面向著物體側的正的彎月形狀,所述第1透鏡、所述第2透鏡和所述第3透鏡中的至少1個面為非球面,并滿足以下條件式。其中,f:全系統的焦距;f1:第1透鏡的焦距;D2:光軸上的第1透鏡和第2透鏡的間隔;υ123:第1透鏡、第2透鏡和第3透鏡的阿貝數的平均,υ2:第2透鏡的阿貝數。
0.7<f1/f<1.3???……(1)
0.25<D2/f<0.50??……(2)
55<υ123??……(3)
|υ123—υ2|<5???……(4)
在本發明所涉及的攝像透鏡中,作為整體由3枚這樣的較少結構構成,并使各透鏡的形狀和折射能力適當化,由此能夠尋求小型化。并且,通過滿足條件式(1),第1透鏡的光學能力分配被最佳化,有利于維持于高像素化相對應的高像差性能。并且,通過滿足條件式(2),能夠較廣地確保第1透鏡和第2透鏡之間的間隔,從而有利于快門機構的配置。另外,通過條件式(3)和條件式(4),在使用有利于制造性和成本降低的透鏡材料的同時,抑制了色像差的校正。
另外,優選為,第1透鏡的物體側的面在光軸近旁為凸形狀,并且所述第1透鏡的物體側或像側的任何一方的面為衍射面。由此,能夠尋求更高性能化。特別是,即使通過滿足條件式(4),即使在僅以各透鏡間的阿貝數差較小的材料構成的情況下,也能夠對色像差良好地進行校正。
此外,優選為,還滿足下述條件式,其中,f2:第2透鏡的焦距,f3:第3透鏡的焦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能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045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萘二羧酸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在線測試期間閃存的并行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