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旋流沉降分離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103200.X | 申請日: | 2007-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8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鄧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梁 |
| 主分類號: | B01D45/16 | 分類號: | B01D45/16;B04C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2陜西省西安市友誼***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旋 沉降 分離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藥機械,特別是渦旋流沉降分離系統。
技術背景
中成藥制劑工藝通常為了使藥劑有較高的藥效成分含量一般都采用精制分離技術,醇沉分離就是最常用的一種,中藥材先經水提取,然后用一定體積倍數乙醇沉淀去雜是中藥制劑常用的提取與精制方法。該法的原理是利用中藥中的大多數有效成分,如生物堿鹽、苷類、有機酸鹽、氨基酸、多糖等易溶于水和醇的特性,用水提出,并將提取液濃縮,加入適當的乙醇經一次或多次沉降,析出不溶解的物質,最后制得澄明液體的一種方法。它是中藥制備注射劑和口服液劑的最為常用的一種精制方法[曹春林主編,中藥藥劑學[M],上海:L??茖W技術出版社,1994,73],醇沉工藝需要降低環境溫度,而且需要靜置較長時間,如,四物湯制劑,采用4℃冷藏24小時[譚有能,四物湯的不同純化工藝與補血作用的關系,華西藥學雜志2006,21(5):461~46],在醇沉工藝中通常還需要采取攪拌措施,醇沉時如果沒有攪拌器及時將乙醇分散會造成局部區域含醇量過高,淀粉、蛋白質迅速沉淀并包裹濃縮液,隨著乙醇的增加包裹層越來越致密而難以攪散,勢必影響醇沉效果,但是攪拌機構的潤滑劑常常造成污染藥液的因素,現有的醇沉技術存在需要24小時以上的靜置時間,長時間的工序步驟對提高生產效率非常不利,機械攪拌機構的潤滑措施污染問題,造成一些高純度藥劑的安全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要提供一種無須機械攪拌機構的醇沉設備同時能增快絮凝物沉降的渦旋流沉降分離系統,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根據流體在渦旋流的流體特征,不同質量的物質因加速度不同在渦旋流的流體中產生分離,質量大的物質發生沉降,利用這一特征將醇沉藥液通過一個偏心入口,進入一個垂直立式的桶狀渦旋流管,在引流力作用下,自下而上,由于進口在桶底部段的偏心徑向位置,流體的流勢動能使上升的藥液渦旋流上升,渦旋流上升的藥液中質量大的部分被分離沉降,被分離藥液繼續上升,上升至頂端后進入下行加熱管,加熱管經向外壁環繞接觸安裝的熱媒循環管,管內有熱媒循環,在下行加熱管中藥液被加熱溫度上升,加熱后的藥液稠度降低,在循環泵的推動下再次回到儲料桶內,從儲料桶又再次經偏心入口進入桶狀渦旋流管,由于桶狀渦旋流管的外壁安裝有環繞接觸冷媒循環管,管內有冷媒循環,藥液在渦旋流狀態下被冷卻使一些絮凝物進一步凝聚,凝聚的藥液中大分子雜質再次沉降,如此反復循環,藥液中的大分子雜質逐漸被分離達到快速醇沉的目的。
渦旋流沉降分離系統所產生的積極意義,可以縮短醇沉時間加快生產周期,與現有冷藏靜置相比可以縮短制冷機工作的時間,起到節能作用,同時由于渦旋流的特征無須專門的攪拌機構就可以達到攪拌效應,克服了老式醇沉設備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是渦旋流沉降分離系統原理圖;
圖2是渦旋流沉降分離系統的冷卻渦旋流桶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
參照附圖1,附圖2,儲料桶2的頂端是進料口1,儲料桶2的底部的出料管11與桶狀渦旋流管8的底部段積料桶6的偏心孔6-1連接,桶狀渦旋流管8的頂端與加熱管10的頂端相連,加熱管10的底段出口管12與循環泵4的入口連接,循環泵4的出口連接回料管3與儲料桶2連接,加熱管10的管外壁環繞安裝熱媒管9,桶狀渦旋流管8的外壁有環繞安裝的冷媒循環管7,冷媒循環管7內有冷媒循環,加熱管10的熱媒循環管9內有熱媒循環,積料桶6的底部有出料閥5。工作時需要醇沉的藥液從進料口1注入儲料桶2,由于儲料桶2液位高于桶狀渦旋流管8的定部藥液從積料桶6的偏心孔6-1進入,然后渦旋流上行,上行至桶狀渦旋流管8的頂部時進入加熱管10下行,再進入加熱管10的底段出口管12,在循環泵4的抽引下進入儲料桶2,藥液如此循環,在桶狀渦旋流管8循環時大分子雜質被分離沉積在積料桶6內,沉降的雜質可以通過出料閥5取出,藥液循環至加熱管10時藥液被加熱,再循環至桶狀渦旋流管8時其外壁冷媒循環管7的循環冷媒冷卻進一步沉降,在反復循環過程之后達到沉降分離雜質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梁,未經鄧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1032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