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枇杷核干餾液在制備治療或預防真菌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9920.3 | 申請日: | 200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2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飛;王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凱瑞創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 | 分類號: | A61K36/73;A61K8/97;A61K9/00;A61K9/02;A61K9/06;A61K9/12;A61K9/46;A61K9/70;A61P15/02;A61P17/00;A61P31/10;A61Q5/02;A61K1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枇杷 干餾 制備 治療 預防 真菌 疾病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枇杷核干餾液在制備治療或預防真菌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枇杷生產國,栽培面積和產量占世界的60%以上,其主產區為福建莆田、湘江塘棲和江蘇洞庭山。枇杷核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種子,主要含苦杏仁苷、氨基酸、脂肪油、維生素和淀粉等成分,性味苦、寒、平,入腎、肺肝、脾位,具有一定的醫用價值。但是目前的利用率還很低,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如加以充分利用,可變廢為寶,前景廣闊。
現代科技方法已經證實,從枇杷核中提取的汁液有人們預想不到的抗菌、殺菌及消毒的功效,對白色念珠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等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可以廣泛應用于醫藥衛生、食品加工及環保各領域,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它的用途領域也會逐漸拓寬。
而目前,對枇杷核的藥理研究中,也僅僅是針對溶劑提取法所得到的成分進行研究。還沒有對枇杷核采用干餾法得到干餾液,進行研究的報道。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枇杷核干餾液在制備治療或預防真菌疾病的藥物當中的應用,該敘述中所應用的枇杷核干餾液是通過干餾法得到的。從而對枇杷核合理充分的利用,變廢為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枇杷核干餾液在制備治療或預防真菌疾病的藥物當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該應用的具體方法。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枇杷核干餾液是由如下方法制成的:
a.將收購的枇杷核去掉各種雜質,洗凈;
b.將其自然晾干;
c.將枇杷核裝入干餾容器內,加熱至90~120℃進行干餾,蒸汽經冷凝管冷凝收集液體,棄去;
e.當無液體流出后提高加熱溫度至150~500℃,保溫2~10小時,繼續干餾,蒸汽經冷凝管冷凝收集液體,直至無液體流出,停止加熱,降溫除渣;
f.將(e)收集的液體,80~100℃水浴加熱30分鐘,得到枇杷核干餾原液;
上述原液還可以繼續重蒸餾得到精餾液:定量稱取上述枇杷核干餾原液,加入蒸餾水,使原液濃度為30%~80%,攪拌成均勻混合物;將混合物裝入帶有攪拌裝置的容器中蒸餾,在攪拌情況下逐步升溫;控制溫度在100~130℃之間,收集餾出液,得到枇杷核精餾液。
以上原液或精餾液能制成多制劑,包括洗液、凝膠、栓劑、噴霧劑、搽劑、軟膏、貼劑、陰道泡騰片、酊劑、洗發水等。
以上原液或精餾液可用于制備治療或預防真菌疾病的藥物,為確定藥效,對原液和精餾液進行了體外藥效學殺菌試驗和抑菌試驗研究,試驗中所用原液和精餾液是以下工藝制備而得:
a.將枇杷核去掉各種雜質,洗凈;
b.將其自然晾干;
c.將枇杷核裝入干餾容器內,加熱至90~120℃進行干餾,蒸汽經冷凝管冷凝收集液體,棄去;
e.當無液體流出后提高加熱溫度至150~500℃,保溫5小時,繼續干餾,蒸汽經冷凝管冷凝收集液體,直至無液體流出,停止加熱,降溫除渣;
f.將(e)收集的液體,80~100℃水浴加熱30分鐘,得到枇杷核干餾原液;
g.量取上述枇杷核干餾原液100ml,加入蒸餾水100ml,攪拌成均勻混合物;將混合物裝入帶有攪拌裝置的容器中蒸餾,在攪拌情況下逐步升溫;控制溫度在100~130℃之間,收集餾出液,得到枇杷核精餾液。
體外殺菌試驗如下:
試驗儀器:高壓蒸汽滅菌器DW400/50L,電熱恒溫培養箱SPK-01,電子天平PB303-E
培養基:
菌液制備:10倍稀釋法
試驗步驟:
1.藥液稀釋:準備一系列裝有1.0ml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于第1管中加入1.0ml藥液,混合后吸取1.0ml加入第2管中,同法稀釋至第12管,從第12管中取出1.0ml于一滅菌空試管作為空白對照,第13管為陽性對照管。
2.加入菌液:每個試管加入50μl菌液。
3.培養:將各試管置于36℃培養18-24小時,觀察結果。
4.最低殺菌濃度(MBC)的確定:依次將無菌生長的各管培養物各吸取50μl涂布于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平板編號與試管編號相對應,36℃培養18-24小時,平板上的菌落數小于5個的最高稀釋度的藥物濃度即為最小殺菌濃度。
試驗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凱瑞創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凱瑞創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99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