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喜樹總生物堿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9901.0 | 申請日: | 200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7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柴金苗;樸美善;李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和潤創新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185 | 分類號: | A61K36/185;B01D1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子交換 樹脂 分離 喜樹 生物堿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從中藥喜樹提取液中提 取分離喜樹總生物堿的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中藥生物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類重要物質,目前已分離到700多種,它們是中藥中最 大一類療效確切,用途廣泛的有效成分,尤其對癌癥、肝病及心腦血管、風濕重大疾病等有 獨特療效,如黃連中的小檗堿用于抗菌消炎,麻黃中的麻黃堿用于平喘,蘿芙木中的利血平 用于降壓,石蒜中的加蘭他敏對小兒麻痹后遺癥有療效,罌粟果皮中所含的嗎啡堿是著名鎮 痛劑;奎寧堿是有價值的解熱藥;苦參中的苦參素類對乙型肝炎有療效;總生物堿治療老年 癡呆;辣椒堿具有許多生理活性和強而持久的消炎鎮痛作用;喜樹中的喜樹堿與長春花中的 長春新堿用于抗腫瘤等。由于現代疾病對人類的生存威脅的增大,近幾十年來,心腦血管疾 病、腫瘤及肝病日益成為威脅人類的主要的原因,因此該類制劑臨床需求量極大。
由于生物堿在中藥材中的含量偏低(多數含量為0.01%~1%),要保證最后制劑的安全 有效,必須對其進行精制純化,制備成有效部位甚至有效成分來應用,因此有效部位的精制 純化技術就顯得十分重要。
中藥制劑行業的“純化”技術是中藥現代化最大的“瓶頸”。由于“純化”技術的落后, 中藥整體還是“粗、大、黑”的狀態。通過創新純化技術,可達到“去粗取精”的目的,而 被純化了的中藥有效部位,則可滿足各種現代劑型要求,制備出三效(高效、速效、長效)、 三小(劑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產、運輸、攜帶、貯存、應用方便)的現 代中藥制劑。
現階段,含中藥生物堿類藥材的提取,多根據生物堿的理化特性,采用適宜的溶劑如水、 酸水、酸醇及堿醇等,利用浸漬、滲漉、煎煮、回流、超聲等技術將生物堿類成分提取出來, 提取工藝已較完善,生物堿提取率能達到90%以上。但由于生物堿在中藥中的相對含量較低, 提取時勢必引入大量的雜質類成分,如大量的淀粉、樹膠、果膠、粘液質、色素等,給進一 步的去粗取精、純化精制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目前,生物堿純化工藝生產中廣泛應用的純化 方法主要是堿化后有機溶劑萃取法及大孔吸附樹脂法(《中藥化學》,肖崇厚主編,1997年,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草藥中生物堿的提取與分離》,蔡艷華,四川化工,2005.(1)39)。
有機溶劑萃取法是利用親脂性生物堿溶于親脂性有機溶劑,而其鹽溶于水的性質,通過 將生物堿酸堿轉化,利用有機溶劑(常用的如苯、三氯甲烷、乙醚等)萃取,去除大量的雜 質,最后得到中藥總生物堿有效部位。有機溶劑萃取法應用較為廣泛,但堿化后易帶入大量 中性及非極性色素等雜質,因此分離效率和純度較低,且具有使用大量有機溶劑(一般萃取 5次)、操作不便(萃取罐效率不高,且易乳化)、安全性不佳(有機溶劑毒性大,且易燃 易爆)等缺點,屬于實驗室工藝,不適合工業大生產。
通過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技術純化中藥提取液時,可以選擇性吸附其中的有效成分,同時 去除雜質。與傳統的除雜方法和工藝相比,本法可縮小服藥劑量,提高制劑的質量。該法對 水溶性較好的黃酮、皂苷等有良好的分離精制效果,如目前在銀杏類制劑及人參皂苷的制備 中經常應用。但對于生物堿的精制來說,本法最大的不足在于:首先是吸附困難,上樣藥液 必須是稀溶液,且堿度要適宜:堿度低則生物堿仍為離子化狀態,樹脂的吸附率低;堿度高, 生物堿為游離型,大分子生物堿水溶性差而析出,仍然無法上柱。因此該法適用的生物堿范 圍很小,品種太少;其次,大孔吸附樹脂的非極性靜電吸附原理對生物堿有效成分和脂溶性 雜質的分離選擇性太差,且在溶劑洗脫過程中由于沒有特異性的洗脫溶劑,生物堿和大量脂 溶性雜質往往一起被洗滌下來,最后得到的總生物堿純度較低。
而新興的離子交換樹脂分離技術,則是通過離子交換反應達到分離和純化的目的。目前 在中藥領域普遍所采用的技術是:將含有生物堿的溶液過柱后,以氨液或NaOH溶液洗脫,收 集洗脫液后再用有機溶劑萃取總生物堿;或者將吸附生物堿后的樹脂以堿液浸泡,再用有機 溶劑回流提取總生物堿。但上述方法步驟繁瑣,以有機溶劑萃取或將樹脂進行有機溶劑回流 提取等工藝在工業上較難實現,且以堿液洗脫生物堿的效率很低。目前該法僅停留于實驗室 制備小樣品的水平,也無法實現大生產。
綜上所述,以上方法普遍存在成本高、有機溶劑消耗大、選擇性差、總生物堿純度低以 及無法實現大生產等缺陷,因此,純化技術仍是從中藥中分離總生物堿的“瓶頸”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和潤創新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和潤創新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99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