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少精性不育癥的中成藥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9252.4 | 申請日: | 200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49418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信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2 | 分類號: | A61K36/8962;A61P15/00;A61P15/08;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少精性 不育 中成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少精性不育癥的中成藥,是一種治療少精性不育癥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成藥。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少精癥,亦稱精子減少癥,或精子稀薄癥,指精子計數(密度)檢查每毫升少于2000萬,或精液中精子總數低于4000萬而言。精子密度與生育能力一般呈正相關,少精癥在男子不育癥中最為多見。Smith在1971年報告,精子數低于2000萬/ml,女方受孕的可能性只有19%。曾有臨床學者對8000余例男性不育癥的分析表現,少精癥為1245例,占14.6%。本病屬中醫“精少”、“精清”、“精薄”、“不孕”、“無嗣”等范疇。中醫學認為,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室不節,不知持滿,耗傷腎精;或五勞七傷,病久及腎;腎陽不足,命火式微,不能溫煦脾陽,脾不運化水谷精微;或氣血兩虛,精虧水乏,血少精少。或飲食不節,饑飽失調,損傷脾氣,不能化生精微以充精補髓等,皆可導致少精。中醫在臨床上分為腎精虧虛,腎陽虛證,腎虛脾弱,血瘀體虛,精室濕熱等癥型辨證治療,取得很好效果。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藥制劑,具有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在傳統的中醫辨證治療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少精性不育癥的中成藥。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價格低廉的特點。
本發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枸杞子??1.5~6份????制鱉甲??1.5~6份????黃芪??1.5~6份
菟絲子??1.0~4份????熟地黃??1.0~4份????白術??1.0~4份
墨旱蓮??1.0~4份????韭菜子??1.0~4份????陳皮??1.0~4份
覆盆子??1.0~4份????桂??枝??0.1~2份????人參??0.1~2份
本發明的優選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枸杞子??2.5~3.5份????制鱉甲??2.5~3.5份????黃芪??2.5~3.5份
菟絲子??1.5~2.5份????熟地黃??1.5~2.5份????白術??1.5~2.5份
墨旱蓮??1.5~2.5份????韭菜子??1.5~2.5份????陳皮??1.5~2.5份
覆盆子??1.5~2.5份????桂??枝??0.5~1.5份????人參??0.5~1.5份
本發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枸杞子??3份????制鱉甲??3份????黃芪??3份
菟絲子??2份????熟地黃??2份????白術??2份
墨旱蓮??2份????韭菜子??2份????陳皮??2份
覆盆子??2份????桂??枝??1份????人參??1份
本發明中的藥物機理如下:
枸杞子藥性甘、平。歸肝、腎、肺經。具有養肝,滋腎,潤肺的功效。可治療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2248頁)。
制鱉甲藥性咸,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潛陽熄風,軟堅散結的功效。可治療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動,小兒驚癇,久瘧,瘧母,癥瘕,經閉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3369頁)。
黃芪藥性甘、溫。歸肺、脾經。具有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可治療一切氣虛血虧之證,如脾虛泄瀉,肺虛咳嗽,脫肛,子宮下垂,自汗,盜汗,水腫,血痹,癰疽難潰或久潰不斂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2813頁)。
菟絲子藥性辛、甘,平。歸肝、腎、脾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可治療腰膝酸痛,遺精,陽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濁,遺尿,目昏耳鳴,胎動不安,流產,泄瀉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2896頁)。
熟地黃味甘,性微溫。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可治療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貧血等。(黨毅肖穎等主編《中藥保健食品研制與開發》人民衛生出版社第197頁)。
白術苦、甘,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治療脾氣虛弱之乏力,食少腹脹,泄瀉,便秘,水飲內停之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寒濕痹,身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945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未經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92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