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性不孕癥的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9233.1 | 申請日: | 200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49473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信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5/00;A61P15/08;A61K35/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子宮 內膜 異位癥性 不孕癥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性不孕癥的中藥制劑,是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性不孕癥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系指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時,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表現為痛經、月經失調、不孕、性交痛等,且諸癥狀呈進行性加劇趨勢,直到卵巢功能衰竭,其癥狀才得以逐漸緩解,病灶逐漸吸收。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影響2.5%~15%的育齡婦女,在月經初潮前無發病者,絕經后異位內膜組織可逐漸萎縮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暫時阻止此病的發展。1988~1990年美國國立醫院出院記錄統計,在15~44歲住院婦女中,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達32.4%。80年代我國曾報道國內發病率達10%。近年本病的發生率有明顯的增加趨勢,已成為婦科常見病、多發病,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據本病癥的臨床表現,屬中醫“痛經”、“癥瘕”、“無子”以及“月經不調”等范疇。中醫學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異位的內膜有周期性的出血,蓄積于局部,并引起其周圍組織纖維化,此為“離經之血”,稱蓄血或瘀血。中醫在臨床上分為氣滯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氣虛血瘀型,瘀熱互結型,腎虛血瘀等癥型辨證治療,取得很好效果。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藥制劑,具有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在傳統的中醫辨證治療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性不孕癥的中藥制劑。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價格低廉的特點。
本發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小茴香???1.5~6份??????當??歸???1.5~6份??????丹參???1.5~6份
五靈脂???1.0~4份??????延胡索???1.0~4份??????莪術???1.0~4份
川牛膝???1.0~4份??????生蒲黃???1.0~4份??????白芍???1.0~4份
王不留行?0.1~2份??????沒??藥???0.1~2份??????肉桂???0.1~2份
本發明的優選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小茴香???2.5~3.5份????當??歸???2.5~3.5份????丹參???2.5~3.5份
五靈脂???1.5~2.5份????延胡索???1.5~2.5份????莪術???1.5~2.5份
川牛膝???1.5~2.5份????生蒲黃???1.5~2.5份????白芍???1.5~2.5份
王不留行?0.5~1.5份????沒??藥???0.5~1.5份????肉桂???0.5~1.5份
本發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小茴香???3份????當??歸???3份????丹參???3份
五靈脂???2份????延胡索???2份????莪術???2份
川牛膝???2份????生蒲黃???2份????白芍???2份
王不留行?1份????沒??藥???1份????肉桂???1份
本發明中的藥物機理如下:
小茴香??藥性?辛,溫。歸肝、腎、膀胱、胃經。具有溫腎暖肝,行氣止痛,和胃的功效。可治療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脘腹冷痛,食少吐瀉,脅痛,腎虛腰痛,痛經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348頁)。
當歸??藥性?甘、辛、苦,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可治療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1210頁)。
丹參??藥性?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除煩安神,涼血消癰的功效。可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瘀滯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熱痹腫痛,跌打損傷,熱入營血,煩燥不安,心煩失眠,癰瘡腫毒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647頁)。
五靈脂??藥性?苦、甘,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積解毒的功效。可治療心腹血氣諸痛,婦女閉經,產后瘀滯腹痛,崩漏下血,小兒疳積,蛇蝎蜈蚣咬傷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517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未經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92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防火墻的防病毒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交聯發泡管、棒材制作工藝及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