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結節性癢疹的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9183.7 | 申請日: | 200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49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信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2 | 分類號: | A61K36/902;A61P17/04;A61K35/64;A61K35/56;A61K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300北京市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結節 癢疹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結節性癢疹的中藥制劑,是一種治療結節性癢疹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結節性癢疹好發于成年婦女,多與昆蟲叮咬有關。常見于四肢伸側及手足背部,尤以小腿伸側顯著,亦可發生于腰部、背部等處。初起常在昆蟲叮咬處出現淡紅色風團樣丘疹或丘皰疹,漸形成紅褐色或灰褐色黃豆至蠶豆大小半球狀結節,頂端角化明顯,程疣狀外觀,表面粗糙。數目不等,散在分布,觸之有堅實感。由于劇烈搔抓,常見表皮剝脫、出血或結痂。結節周圍皮膚有色素沉著或苔蘚樣變自覺陳發性劇烈瘙癢,以夜間或情緒緊張時為甚。病程慢性,可遷延多年。
西醫治療本病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數只能達到近期臨床效果,而不能制止復發,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中醫辯證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且不復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在傳統的中醫辨證治療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結節性癢疹的中藥制劑。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方便、無毒副作用、價格低廉的特點。
本發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萆??1.5~6份????????牡蠣??1.5~6份????????海浮石??1.5~6份
苦參??1.0~4份????????防風??1.0~4份????????浙貝母??1.0~4份
玄參??1.0~4份????????三棱??1.0~4份????????土茯苓??1.0~4份
蟬蛻??0.1~2份????????蒺藜??0.1~2份????????皂角刺??0.1~2份
本發明的優選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萆??2.5~3.5份????????牡蠣??2.5~3.5份????????海浮石??2.5~3.5份
苦參??1.5~2.5份????????防風??1.5~2.5份????????浙貝母??1.5~2.5份
玄參??1.5~2.5份????????三棱??1.5~2.5份????????土茯苓??1.5~2.5份
蟬蛻??0.5~1.5份????????蒺藜??0.5~1.5份????????皂角刺??0.5~1.5份
本發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萆??3份????????牡蠣??3份????????海浮石??3份
苦參??2份????????防風??2份????????浙貝母??2份
玄參??2份????????三棱??2份????????土茯苓??2份
蟬蛻??1份????????蒺藜??1份????????皂角刺??1份
本發明中的藥物機理如下:
萆??藥性苦,平。歸肝、胃、膀胱經。具有利濕濁,祛風濕的功效。可治療膏淋,白濁,帶下,瘡瘍,濕疹,風濕痹痛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2890頁)。
牡蠣??性味咸、微寒。歸肝、膽、腎經。具有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收斂固澀的功效。可用于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疬痰核,癥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泛酸等。(季宇彬主編《抗癌中藥藥理與應用》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版?第674頁)。
海浮石??藥性咸,寒。歸肺、腎經。具有清肺化痰,利水通淋,軟堅散結的功效。可治療痰熱壅肺,咳喘痰稠難咯,小便淋瀝澀痛,癭瘤瘰癘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2763頁)。
苦參??性味苦、寒。歸肝、腎、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抗癌的功效。可治療熱毒血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麻風、小兒肺炎、疳積、急性扁桃體炎、痔漏、急性腸炎、菌痢、阿米巴痢疾、外治滴蟲性陰道炎等。(季宇彬主編《抗癌中藥藥理與應用》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版?第779頁)。
防風??性味辛、甘,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解表祛風,勝濕,止痙的功效。可治療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等。(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第117頁?化學工業出版社)。
浙貝母??藥性苦,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化痰,降氣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可治療風熱或痰熱咳嗽,肺癰吐膿,瘰疬癭瘤,瘡癰腫毒等。(《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第2711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未經北京藝信堂醫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91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