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現終端管理的底座系統、方法及管理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9164.4 | 申請日: | 200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949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春梅;劉藝;曾慶祥;肖青;于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34 | 分類號: | H04Q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10003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現 終端 管理 底座 系統 方法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終端的管理,尤其是一種實現終端管理的底座系統、方法及 管理平臺。
背景技術
隨著應用數據中心(Application?Data?Center,以下簡稱ADC)和移動 代理服務器(Mobile?Agent?Server,以下簡稱MAS)的推廣,行業應用移動 終端越來越多,主要分為五類終端:專用終端、手機客戶端、空中下載(Over? The?Air,以下簡稱OTA)用戶識別模塊工具箱(Subscriber?Identify?Module? Tool?Kit,以下簡稱STK)卡、卡識讀物和PC客戶端。現在需要對五類終端 進行監控和管理,但是由于五類終端結構差異較大,功能差異明顯,對外接 口不同,客戶端上運營的行業應用軟件也有所不同,所以如何對五類終端進 行統一的管理成為了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現有的設備管理(Device?Management,以下簡稱DM)平臺中存在類似 的DM客戶端軟件,由它和DM平臺交互完成一系列的監控和管理功能,但是 DM客戶端軟件要求終端完全遵從DM協議,以DM客戶端的角色出現在DM平臺 中,且要求DM客戶端均擁有一個統一的唯一標識,如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 (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fy,以下簡稱IMEI)。而現有的 要進行管理的五類終端大部分并不支持DM協議,且有些終端,比如PC客戶 端并沒有IMEI,因此無法采用現有的DM方式滿足對五類終端進行監控管理的 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對多類終端進行統一的監控和管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終端管理的底座系統,安裝在 終端上,與管理平臺連接,銜接管理平臺和終端上的內部業務應用系統,包 括:應用管理模塊,與所述管理平臺連接,用于對所述終端的應用進行管理, 所述應用管理模塊包括:
應用下載安裝單元,與管理平臺連接,用于下載、安裝內部業務應用系 統;以及
應用狀態監測單元,與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和管理平臺連接,用于監 測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的狀態;
其中,所述應用管理模塊還包括:
應用升級更新單元,與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和管理平臺連接,用于升 級、更新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實現終端管理的方法,包括:銜接管理平臺和終端 上的內部業務應用系統的底座系統接收管理平臺發送的應用管理指令,根據 所述應用管理指令對內部業務應用系統進行處理;
其中,所述對內部業務應用系統進行處理包括:下載、安裝所述內部業 務應用系統,和/或監測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的狀態;
其中,所述對內部業務應用系統進行處理還包括:升級、更新所述內部 業務應用系統。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實現終端管理的管理平臺,與安裝在終端上的底座 系統連接,并通過所述底座系統對各類終端及其應用進行統一監控和管理, 包括:
底座管理系統,與所述底座系統連接,用于對所述底座系統進行管理;
應用管理系統,與所述底座系統連接,用于通過所述底座系統對所述終 端進行管理;
其中,所述底座系統包括:應用管理模塊,與所述管理平臺連接,用于 對所述終端的應用進行管理,所述應用管理模塊包括:
應用下載安裝單元,與管理平臺連接,用于下載、安裝內部業務應用系 統;以及
應用狀態監測單元,與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和管理平臺連接,用于監 測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的狀態;
其中,所述應用管理模塊還包括:
應用升級更新單元,與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和管理平臺連接,用于升 級、更新所述內部業務應用系統。
通過本發明能夠屏蔽多類終端的異構特性,銜接終端上的內部業務應用 系統和管理平臺,其中所述應用管理模塊能夠作為終端上用戶使用業務應用 的入口,與內部業務應用系統交互并采集相關信息,上報給管理平臺,并根 據管理平臺發出的管理指令對內部業務應用系統進行相應管理操作。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實現終端管理的底座系統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91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