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位置信息的射頻識別標簽及防沖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9072.6 | 申請日: | 200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1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忠奇;孫旭光;張春;李永明;王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3 | 分類號: | G06K19/073;G06K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4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位置 信息 射頻 識別 標簽 沖突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射頻識別標簽技術領域,涉及標簽防沖突問題。
背景技術
RFID在歷史上的首次應用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1940年),其當時的功能是用于分辨出敵方飛機與我方飛機。到了7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透過Los?Alamos科學實驗室將RFID技術轉移到民間。RFID技術最先在商業上的應用是在牲畜身上。80年代,美國與歐洲的幾家公司開始著手生產RFID標簽。現在RFID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例如物流、門禁控制、飛機安全、汽車防盜等等。許多國際公司如微軟、IBM、TI、富士通都已經參與到RFID軟硬件技術研發中,未來RFID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與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
在RFID系統中,出于成本的考慮,標簽共享通訊信道,當它們同時向讀卡器返回信號時會產生沖突,這大大影響了標簽的讀取速度。因此各種協議中都包含了防沖突機制,它也是各個協議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現行的協議主要采用ALOHA和二進制樹的算法,許多的研究集中在算法的改進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現行RFID協議防沖突算法的基礎上提出采用標簽物理信息增強系統防沖突能力的方法,即通過了解標簽所處的位置信息來區分它們。同時可以兼容其它防沖突算法一起使用。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位置信息的射頻識別標簽,其特征在于,含有天線、距離轉換返回信號延時電路、第二數字電路、調制電路及解調電路,其中:
距離轉換返回信號延時電路,含有電荷泵、穩壓電路、電流處理電路、第一數字電路、可控延時時鐘提取電路、恒定延時時鐘提取電路以及調制信號產生電路,其中:
電荷泵,將從天線接收到的標志射頻識別標簽相對于讀卡器位置信息的射頻能量轉換為電壓信號;
穩壓電路,將電荷泵輸出的電壓穩定在設定范圍以內,同時將此電壓信號轉換為電流信號;
電流處理電路,將穩壓電路輸出的電流信號進行開方處理后控制可控延時時鐘提取電路的時鐘延時;
可控延時時鐘提取電路,在解調電路解調出讀卡器的發送數據后設定延時產生時鐘,其延時由電流處理電路輸出的反映射頻識別標簽相對于讀卡器位置信息的電流信號控制,使得時鐘提取的延時T(d)和射頻識別標簽相對于讀卡器的距離d成以下函數關系: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90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