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持續調度增強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8183.5 | 申請日: | 200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137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曾清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7/00 | 分類號: | H04M7/00;H04L12/5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吳孟秋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持續 調度 增強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持續調度增強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3GPP?LTE(第三代合作項目的長期演進)系統主要由終端、基站和核心網組成。如圖1所示,基站之間根據需要可以有邏輯或者物理的連接,由基站組成的網絡稱為無線接入網(RAN),負責接入層事務,比如無線資源的管理;上下行的無線資源按共享信道的方式由基站負責調度。基站和核心網連接,每個基站可以和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核心網節點(CN)連接,核心網負責非接入層事務,比如計費、位置管理等。終端是指可以和網絡通訊的設備,比如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等,每個終端在上行方向上通常只連接到網絡中的一個基站。
在現有的3GPP?LTE系統中,對于上行和下行共享信道,采用基站調度的方式來控制不同終端的上行和下行傳輸,以提高信道利用率。在3GPP?LTE系統中,將12個子載波作為一個物理資源塊(PRB),在一個子幀內,PRB是上、下行調度的最小單位。
VoIP(Voice?Over?IP,網絡電話)業務是LTE系統需要支持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業務,可以最多支持的VoIP用戶數是LTE系統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VoIP業務有如下特征:在通話期間,每20ms產生一個VoIP數據包,在靜默期間,每160ms產生一個SID(SilentIndicator?Description,靜音指示描述)包;在一定語音編碼速率下,VoIP包的大小固定。VoIP業務的特征如圖2所示。VoIP數據非常小,通常只有幾十個字節,在一個子幀內1-2個PRB就可以容納下。而由于時延的限制,通常單個VoIP用戶的數據不允許或只能少量打包發送。因此,一個子幀中實際能夠容納的VoIP用戶數可以很多。
然而,3GPP?RAN1工作組已經明確提出,LTE系統中L1/L2控制信道最多只能占用一個子幀中的3個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符號,并采用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鍵控相移)調制方式。如果采用動態調度的方式,一個子幀中L1/L2控制信道能指示的VoIP用戶數受到限制,這往往成為LTE系統VoIP容量的瓶頸。
為此,Nokia等公司根據VoIP業務的特點提出了持續調度方案,即用層3信令預先配置各VoIP用戶使用的資源位置、大小、間隔和MCS(調制編碼方案),然后基站按預配置的間隔,在配置位置為VoIP用戶預留資源,終端按預配置的間隔,在被配置位置用指定MCS接收數據。持續調度方案可以減少L1/L2調度信令,解決L1/L2控制信道導致的系統VoIP容量受限問題。但該方案缺少靈活性,無法適應VoIP包和無線信道條件的變化。
對LTE系統,由于存在ROHC(等頭壓縮)技術,因此VoIP包到達MAC層的大小通常不是固定的。同時,不同VoIP包達到終端或基站MAC層的間隔也不可能還是嚴格的20ms。另外,無線信道是時變系統,移動終端又可以到處移動,因此采用固定的MCS會降低無線資源使用效率。
為此,Nokia等公司又提出半持續調度的方案,即在持續調度方案的基礎上,在預先配置的資源、MCS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時使用動態調度臨時或永久改變資源和/或MCS。該方案確實可以增加調度的靈活性,但也存在一個問題:如果需要改變多個VoIP用戶的資源和/或MCS,則同樣受到前面提到的L1/L2信道的限制,致使無法實現對較多VoIP用戶的同時更改,進而影響自適應的靈活性。另一方面,對每個VoIP用戶的更改都單獨使用一個授權指示信令本身是一種浪費,因為這種更改通常都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完全可以用較少的bit來完成指示。因此,需要一種持續調度增強方法及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持續調度增強方法及裝置,通過一個按組授權指示信令來實現多個持續調度預配置的變更,既可以節省控制信令開銷,又可以增加持續調度的自適應靈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81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氨酯硬質泡沫組合料
- 下一篇:采用含纖維素原料制備單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