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系統中發送數據、接收數據的方法及發送端、接收端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8125.2 | 申請日: | 200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715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陸志宏;余承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7/22 | 分類號: | H04Q7/22;H04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系統 發送 數據 接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系統中發送數據、接收數據的方法及發送端、接收端。
背景技術
在UTRAN(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無線通信系統中,接收端通常采用非連續接收(DRX)模式來定期監聽如PICH(尋呼指示信道)來獲知是否有自己的尋呼消息,而不需要持續監聽,從而可以大大節省接收端的電源功耗,提高接收端的待機時間。
因此,系統需要向接收端發送監聽周期信息,用于告知該接收端只需要在何時對信道進行監聽。本領域技術人員知道,在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陸地移動通信系統)里,系統通過廣播信道向接收端發送的DRX控制消息都是相同的,因此所有接收端只要收到DRX消息,就直接讀取該消息。同樣,對于如CQI(channel?quality?indication,信道質量指示)、value?tag(標簽值)等其他消息也如此。
然而,在進行本發明創造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對于如LTE(Long?Term?Evolution,3G系統長期演進研究項目)等系統,由于DRX消息的監聽周期值會隨著系統中數據包的活動性不同進行動態變化,例如,數據包的收發越頻繁,則接收該數據包的接收端的接收就越頻繁,相應地所述DRX值就越小。通常不同接收端由于處理的業務不同,其傳輸的數據包的活動性也不同,因此相應的DRX值就不同。而如果網絡側都是通過廣播信道發送DRX值的話,由于廣播是針對小區中所有UE的,而且是周期性發送,這將無法滿足針對某個UE進行如此靈活實時的控制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線系統中發送數據、接收數據的方法及發送端、接收端。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無線系統中發送數據的方法,包括:
將待發消息及該消息接收端或接收端群組的標識信息在控制信道上一起發送,所述待發消息包括直接攜帶數據的數據消息。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無線系統中接收數據的方法,包括:
接收從控制信道上發來的消息及該消息接收端或接收端群組的標識信息,所述消息包括直接攜帶該數據的數據消息;
判斷所述消息的標識信息是否有效,若是,則讀取該消息的數據。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無線系統中用于發送數據的發送端,包括:
數據承載單元,用于將數據直接承載在待發消息上以構成數據消息;
發送單元,用于將所述數據承載單元中的待發消息與該消息接收端或接收端群組的標識信息一起在控制信道上發送。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無線系統中用于接收數據的接收端,包括: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從控制信道上發來的消息及該消息接收端或接收端群組的標識信息,所述消息包括直接攜帶數據的數據消息;
識別單元,用于當所述消息的標識信息有效時,發送觸發信號;
讀取單元,用于在收到所述識別單元的觸發信號后,讀取所述消息中的數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采用將數據直接承載在控制信道上的發送方法,并通過在發送待發消息的同時發送接收端的標識信息,使接收端能夠根據消息中的標識信息區分該消息,從而能準確地讀取屬于自己的消息,滿足針對指定UE進行靈活實時的控制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收發數據方法的優選實施例一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收發數據方法的優選實施例二的流程圖;
圖3a、3b、3c、3d為本發明所述待發消息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發送端的優選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發送端的優選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所述發送端的優選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所述接收端的優選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所述接收端的優選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所述接收端的優選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81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回收廢水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方法
- 下一篇:含銦和硅的無鎘銀釬料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