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功率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7939.4 | 申請日: | 2007-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6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方朝曦;王宗欣;陳大庚;李云崗;王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7/005 | 分類號: | H04B7/005;H04B1/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鄭立明 |
| 地址: | 518129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率 控制 方法 裝置 系統 | ||
1.一種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執行至少一次下列過程;
確定不同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信道狀態參數和外信息均方差;
根據所述確定的信道狀態參數和外信息均方差,確定所述不同用戶終端 發送的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
根據所述確定的不同用戶終端發送的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和不同用戶終 端的信道狀態參數,計算不同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功率,并將所述計算所得 的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功率值下發至所述不同用戶終端;
所述信道狀態參數為考慮其他用戶干擾的信道狀態參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狀態參數包括:信 干比SINR或載干比CINR。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執行所述功率控 制過程中,所述確定不同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信道狀態參數和外信息均方差 的方法包括:
根據不同用戶終端實際需要控制的參數與所述基站中預先存儲的所述參 數與目標信道狀態參數的對應關系,確定所述不同用戶終端的目標信道狀態 參數;
根據所述確定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與預先存儲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與外 信息均方差的對應關系確定所述不同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外信息均方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次執行后的多次 執行所述功率控制過程中,所述確定不同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信道狀態參數 和外信息均方差的方法包括:
設定上一次執行功率控制后不同用戶終端具有相同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 為一搜索步長;
根據所述設定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預先存儲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與外 信息均方差的對應關系,確定所述不同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外信息均方差;
根據上述設定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和確定的外信息均方差計算不同用戶 終端發送的信號到達基站需要的功率;
根據所述計算所得的不同用戶終端發送的信號到達基站需要的功率值, 計算本次功率控制后不同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參數;
通過所述計算所得的本次功率控制后不同用戶終端的信道狀態參數與預 先存儲的不同用戶終端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比較,驗證所述計算所得的信道 狀態參數是否滿足預定條件;
如果驗證不滿足所述預定條件,則將所述設定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調整 一步長后,重復上述計算功率的過程,直到驗證功率控制后所得的信道狀態 參數滿足所述預定條件;
如果驗證滿足所述預定條件,則所述設定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即為需要 確定的信道狀態參數,所述設定的目標信道狀態參數對應的外信息均方差即 為需要確定的外信息均方差。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
令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功率值表示為PT=P0×η,則通過改變η來調整用 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功率PT,其中Po為用戶終端當前發送信號的功率。
6.一種功率控制裝置,包括:
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各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信道狀態參數和外信息 均方差;
功率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信息獲取模塊獲取信道狀態參數和外信息 均方差確定用戶終端信號到達所述功率控制裝置需要的功率;
功率分配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功率控制模塊確定的功率及各用戶終端的 信道狀態參數確定所述各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功率,并下發給對應的用戶終 端;
所述信道狀態參數為考慮其他用戶干擾的信道狀態參數。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信息存儲模塊,用于存儲各用戶終端目標信道狀態參數與需要控制的參 數的對應關系。
8.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個功率控制裝置,設置有:
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各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信道狀態參數和外信息 均方差;
功率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信息獲取模塊獲取信道狀態參數和外信息 均方差確定用戶終端信號到達所述功率控制裝置需要的功率;
功率分配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功率控制模塊確定的功率及各用戶終端的 信道狀態參數確定所述各用戶終端發送信號的功率,并下發給對應的用戶終 端;
及多個用戶終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功率控制裝置下發的功率調整當前 發送信號功率;
所述信道狀態參數為考慮其他用戶干擾的信道狀態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復旦大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793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