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焦鏡頭及成像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7485.0 | 申請日: | 2007-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1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黑田大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15/16 | 分類號: | G02B15/16;G02B9/60;G03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焦鏡頭 成像 設備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參考
本發明包含分別于2006年5月9日和2006年6月14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的JP?2006-130531和JP?2006-164904號日本專利申請的相關主題,其全部內容結合于此作為參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明性的變焦鏡頭及成像設備。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緊湊數碼相機的具有大約4×或更大放大倍率的小尺寸穩定變焦鏡頭,以及一種使用該穩定變焦鏡頭的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使用固態成像裝置的成像設備(諸如數碼相機)變得很普遍。隨著這種數碼相機的廣泛使用,需要創建更高質量的圖像。特別是在具有大量像素的數碼相機中,需要這樣的鏡頭:具有符合包括大量像素的固態成像裝置要求的優良成像性能的拍攝鏡頭,特別是薄變焦鏡頭。
另一方面,由于厚度減小的成像設備和具有大量像素的成像裝置的不利影響,在拍攝圖像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圖像模糊的問題。對具有圖像穩定功能的高放大倍率變焦鏡頭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JP-A-2000-131610(專利參考文獻1)中描述的變焦鏡頭中,可以實現具有約10mm厚度、約3×光學放大倍率的數碼相機,在該數碼相機的光學系統中插入有使光程轉向的棱鏡,以減小入射光的軸向尺寸(即,減小厚度)。
此外,在JP-A-2005-181635(專利參考文獻2)中描述的變焦鏡頭中,第二透鏡組(其是可變放大倍率組)由四個透鏡構成,以實現高可變放大倍率。
發明內容
然而,專利參考文獻1中描述的變焦鏡頭具有約為3×放大倍率的變焦比,但不具有穩定構造,這不能滿足對具有約4×以上放大倍率的具有穩定功能的穩定變焦鏡頭的需要。
此外,在專利參考文獻2中描述的變焦鏡頭中,實現了厚度的減小以及高可變放大倍率,但它不是穩定變焦鏡頭,還存在著沒有充分減小全部長度的問題。
期望提供一種能夠在保持減小的厚度以及提供圖像穩定功能的同時實現高可變放大倍率和減小全部長度的變焦鏡頭,以及使用該變焦鏡頭的成像設備。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變焦鏡頭是由多個透鏡組構成以通過改變透鏡組之間的距離來改變放大倍率的變焦鏡頭,該變焦鏡頭包括:最后透鏡組,位于最接近圖像側的位置,包括具有負折射力的負部件組、和鄰近圖像側設置并具有正折射力的正部件組,其中,通過沿垂直于光軸的方向移動正部件組來移動圖像,并滿足條件式(1)和(2):
-0.30<fgn/(Ngn·fT)<-0.05(1)
vgn-vgis>30(2)
其中,fgn是最后透鏡組中的負部件組的焦距,Ngn是最后透鏡組中的負部件組的平均折射率,fT是遠攝端處整個系統的焦距,vgn是最后透鏡組中的負部件組的合成阿貝數(composite?Abbenumber),以及vgis是最后透鏡組中的正部件組的合成阿貝數。
此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成像設備是包括變焦鏡頭、以及用于將由變焦鏡頭形成的光學圖像轉換為電信號的成像裝置的成像設備,該成像設備包括:相機抖動檢測裝置,可操作用于檢測成像設備的運動;相機抖動控制裝置,可操作用于計算補償由相機抖動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成像設備的運動引起的圖像波動的運動補償角,并可操作用于發送驅動信號以將變焦鏡頭中的移動透鏡組置于基于運動補償角的位置處;以及驅動部,可操作用于基于驅動信號沿垂直于光軸的方向移動移動透鏡組,其中,變焦鏡頭由多個透鏡組構成,以通過改變透鏡組之間的距離來改變放大倍率,位于最接近圖像側位置的最后透鏡組包括具有負折射力的負部件組以及鄰近圖像側設置并具有正折射力的正部件組,其中,通過沿垂直于光軸的方向移動正部件組來移動圖像,滿足條件式(1)和(2):
-0.30<fgn/(Ngn·fT)<-0.05(1)
vgn-vgis>30(2),以及
變焦鏡頭的最后透鏡組中的正部件組是移動透鏡組。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實現厚度的減小和高可變放大倍率,同時可以提供圖像穩定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變焦鏡頭的鏡頭構造的示意圖;
圖2連同圖3~圖6一起示出了描述數字實例1的各種像差的示意圖,其中,具體的數值適用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變焦鏡頭,圖2示出了短焦距端處的縱向像差(球面像差、像散、以及畸變);
圖3示出了描述中間焦距處的縱向像差(球面像差、像散、以及畸變)的示意圖;
圖4示出了描述長焦距端處的縱向像差(球面像差、像散、以及畸變)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株式會社,未經索尼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7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