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片、背光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6903.4 | 申請日: | 2007-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5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太田榮治;安孫子透;石垣正人;佐藤諭;西田康宏;堀井明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5/04 | 分類號: | G02B5/04;G02B3/00;G02B3/02;G02F1/1335;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背光 裝置 液晶 顯示裝置 | ||
1.一種聚光光學片,具有排列在透光性基底的一個主表面上的多個凹凸部,其中:
所述凹凸部的排列間距為110μm~330μm,
所述凹凸部的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或以下,
所述凹凸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基底的厚度的50%,
所述凹凸部的端部具有曲面幾何形狀,以及,
所述端部的弦寬不大于所述凹凸部的排列間距的18%。
2.一種聚光光學片,具有排列在透光性基底的一個主表面上的多個凹凸部,其中:
所述凹凸部的排列間距為110μm~330μm,
所述凹凸部的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或以下,
所述凹凸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基底的厚度的50%,
所述凹凸部的端部具有球面幾何形狀,以及
所述端部的曲率半徑不大于所述凹凸部的高度的40%。
3.一種聚光光學片,具有排列在透光性基底的一個主表面上的多個凹凸部,其中:
所述凹凸部的排列間距為110μm~330μm,
所述凹凸部的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或以下,
所述凹凸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基底的厚度的50%,
所述基底在與設置有所述凹凸部的主表面相對的另一主表面上還具有凸部,以及
所述凸部被設置來將所述光學片的霧度調整為不大于在其上沒有形成凹凸部的狀態時的20%。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
所述基底由彼此粘合的透光片的疊層構成,同時在所述透光片之間設有粘合材料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疊層由以下部分構成:
第一片基底,用于支撐所述凹凸部;以及
第二片基底,與所述第一片基底相對,同時在兩者之間設有所述粘合材料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片,其中:
所述第一片基底和所述第二片基底中的至少一個添加有紫外線吸收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片,其中:
所述基底具有保持所述基底平坦性的加固部分,其至少被設置在所述基底的周邊的一部分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學片,其中:
當所述光學片在使用時,所述加固部分是附接至所述基底的上緣的加固部件。
9.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
所述凹凸部是具有三角形截面的棱鏡部件。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
所述凹凸部是具有雙曲面或拋物面的柱面透鏡部件,以及
假設Z軸與所述光學片上的法線方向平行,并假設X軸沿著所述柱面透鏡部件的列方向,則所述柱面透鏡部件的截面幾何形狀滿足以下公式:
其中,R表示末端頂點的曲率半徑[μm],K表示二次曲線常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株式會社,未經索尼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690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轉向泵葉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免涂裝熱轉印紙的制造方法及其轉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