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形夾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6061.2 | 申請日: | 2007-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2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澤域;吳榮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際文具制造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2F13/22 | 分類號: | B42F13/22;B42F13/36;B42F3/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貴 |
| 地址: | 中國香港新界葵涌嘉慶路5至***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保持活頁紙的環形夾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打開和閉合環部件以及將閉合的環部件鎖在一起的改進環形夾機構。
背景技術
環形夾機構將例如打孔紙的活頁紙保持在文件夾或筆記本中。它具有保持紙頁的環部件。環部件可以選擇性地打開以添加或取出活頁紙,或者閉合以保持活頁紙同時使活頁紙沿環部件運動。環部件安裝在兩個相鄰的鉸接板上,鉸接板繞著樞軸連接在一起。細長殼體將鉸接板松動地支撐在殼體內并將鉸接板保持在一起,使它們可以相對殼體樞轉,使它們可以相對殼體樞轉。
當鉸接板處于共面位置(180°)時,未變形的殼體比連接的鉸接板略窄。從而當鉸接板樞轉經過此位置時,它們使彈性殼體變形并在殼體中生成彈力,迫使鉸接板樞轉離開共面位置,或者打開環部件或者閉合環部件。因此,當環部件閉合時,彈力抵抗鉸接板運動,并將環部件夾在一起。同樣地,當環部件打開時,彈力將它們保持分開。操作者通常通過手動拉開環部件或將它們推在一起可以克服這個力。在殼體一端或兩端可以具有控制桿,用于在打開位置和閉合位置之間運動環部件。這些公知的環形夾機構的缺點是,當環部件閉合時,它們不是牢固地鎖在一起。因此如果此機構意外掉落時,環部件可能意外地打開。
一些環形夾機構已經修改為包括鎖緊結構,從而當環部件閉合時,阻擋鉸接板樞轉。此阻擋結構可靠地將閉合的環部件鎖在一起,在環形夾機構偶然掉落時防止環部件意外打開。阻擋結構還使殼體彈力減小,因為不需要強的彈力將閉合的環部件夾在一起。因此,打開和閉合這些機構的環部件所需的操作者作用力小于傳統的環形夾機構。
部分環形夾機構將鎖緊結構結合到與控制桿連接的控制滑塊上。控制桿移動控制滑塊(及其鎖緊結構),以便或阻擋鉸接板的樞轉、或允許其轉動。但這些機構的缺點是,操作者必須在將環部件閉合之后確定地移動控制桿,使鎖緊結構定位成阻擋鉸接板并鎖住閉合的環部件。沒有執行這個過程將使鉸接板意外地樞轉并打開環部件,特別是在機構意外掉落時。
一些鎖緊環形夾機構在環部件閉合時使用彈簧將鎖緊結構移動到阻擋鉸接板的位置。這些例子可參見美國專利申請10/870801(Cheng等人)、10/905606(Cheng)和11/027550(Cheng)。這些機構使用單獨的彈簧鎖緊住環形夾機構。
鎖緊結構的運動大體是線性的或平移,但致動器是通過樞轉控制桿而運動。因此,僅僅需要將控制桿運動的平移分量傳遞到鎖緊結構。對此已經提出了方案,例如,參見共同擁有的美國專利申請10/870801。但是,需要通過一種制造便宜、總體結構簡單和可以可靠地重復操作的結構來實現運動的傳遞。
發明內容
一種用于保持活頁紙的環形夾機構包括殼體和用于保持活頁紙的環。每個環包括第一環部件和第二環部件。第一環部件可相對于殼體和第二環部件在閉合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運動。在閉合位置,第一環部件和第二環部件形成大體連續的、封閉環,以使由環保持的活頁紙可沿著環從一個環部件移動到另一環部件。在打開位置,第一環部件和第二環部件形成不連續的、打開環,以便將活頁紙添加到環上或者從環上取出。環形夾機構的致動系統包括由殼體支撐以相對殼體樞轉運動的第一鉸接板和第二鉸接板、以及裝在殼體上以便相對殼體運動以導致鉸接板樞轉運動的致動器。所述第一環部件裝在第一鉸接板上、并可隨著第一鉸接板的樞轉運動在閉合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運動。致動器可以在環部件處于閉合位置的第一位置與環部件處于打開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運動。鎖緊系統可通過致動器在環部件保持在閉合位置的鎖緊位置與環部件可從閉合位置移動到打開位置的未鎖位置之間運動。致動系統適于在致動器從所述第二位置運動到所述第一位置時變形,從而可相對鉸接板的樞轉運動延遲鎖緊系統的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際文具制造廠有限公司,未經國際文具制造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60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