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天線通信系統順序干擾抵消檢測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5890.9 | 申請日: | 200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6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鵬;金勇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1/06;H04B1/707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戎志敏 |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通信 系統 順序 干擾 抵消 檢測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天線通信系統中的信息傳輸領域,特別涉及多天線通信系統順序干擾抵消檢測器。
背景技術
利用多天線空間復用BLAST技術,可以在有限的頻譜資源條件下,有效提升數據傳輸速率。
現有BLAST檢測算法分為線性檢測(包括迫零檢測ZF、最小均方誤差檢測MMSE等)與非線性檢測(包括迫零加干擾抵消檢測ZF-SIC、最小均方誤差加干擾抵消檢測MMSE-SIC等)。相比于線性檢測,非線性檢測算法以運算復雜度的增加為代價,可有效提升系統性能。
以下對線性與非線性BLAST檢測算法做簡要說明。
線性檢測算法
設接收信號為
r=Hs+n,
其中,H為N×M信道矩陣,s為M維發送信號矢量,r為N維接收信號矢量,n為N維獨立高斯白噪聲矢量,M與N分別為系統發送與接收天線數目。
對于ZF迫零檢測算法,
對于MMSE最小均方誤差檢測算法,
其中,與分別為不同算法下已檢測信號的M維矢量。
非線性檢測算法
相比于線性檢測,非線性技術以運算復雜度的增加為代價,可有效提升系統性能。
以下簡要說明BLAST非線性檢測算法中的順序干擾抵消算法。該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檢測當前信號的過程中將來自于已檢測成分的干擾去掉,從而減小干擾對較小信噪比數據的影響,該原理類似于判決反饋均衡。
圖1描述了BLAST系統中順序干擾抵消的基本原理。
以下說明檢測過程:
對于ZF-SIC檢測器,定義
對于MMSE-SIC檢測器,定義
進行以下過程一,可以得到一個判決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589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