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后橋軸套與差速器半軸齒輪間的密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3000.0 | 申請日: | 2007-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84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高勇;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隆鑫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10 | 分類號: | 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景根 |
| 地址: | 400060重慶市經***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橋 軸套 差速器 齒輪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后橋上半軸套與差速器半軸齒輪之間密封結構的改良設計。
背景技術
現有摩托車后橋軸套在軸向上與差速器半軸齒輪之間通常沒有設置密封件,使用中差速器里面的潤滑機油就會從半軸套與半軸齒輪軸頸部之間的徑向間隙滲出,使差速器內部得不到充分潤滑。為了防止機油滲漏,有人就在摩托車后橋軸套與差速器半軸齒輪端面之間加設密封圈,密封圈受半軸套軸向力壓裝在半軸齒輪端面上,這樣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此處的機油密封問題,但后橋軸套在軸向上與差速器半軸齒輪之間由于密封圈的存在,為非剛性連接,運行中它們之間容易出現連接松動;另外,差速器的轉動會磨損密封圈,密封圈很容易失效,不可靠,因而在實際應用中其密封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后橋軸套與差速器半軸齒輪間的密封結構,該結構密封可靠,而且不影響軸套與半軸齒輪間的連接牢固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述的后橋軸套與差速器半軸齒輪間的密封結構,包含有軸套和半軸齒輪,半軸齒輪的軸頸部位于軸套內,軸套在軸向上與半軸齒輪端面相接觸端的內邊緣倒角形成斜面,在該斜面與半軸齒輪的軸頸根部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在軸套與半軸齒輪端面相接觸端的內邊緣通過倒角形成斜面后,將密封圈設置在該斜面與半軸齒輪的軸頸根部之間,這樣既解決了該處的密封問題,又不影響軸套與半軸齒輪間的連接牢固性,而且在工作中密封圈不會因為半軸齒輪的轉動而受到磨損,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軸套與半軸齒輪之間的密封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后橋軸套與差速器半軸齒輪間的密封結構,含有軸套1和半軸齒輪2,半軸齒輪2的軸頸部位于軸套1內,軸套1在軸向上與半軸齒輪2端面相接觸端的內邊緣倒角形成斜面3,在該斜面3與半軸齒輪2的軸頸根部4之間設置有密封圈5。在軸套1與半軸齒輪2端面相接觸端的內邊緣通過倒角形成斜面3后,將密封圈5設置在該斜面3與半軸齒輪2的軸頸根部之間,這樣既解決了該處的密封問題,又不影響軸套1與半軸齒輪2間的連接牢固性,而且在工作中密封圈5不會因為半軸齒輪2的轉動而受到磨損,提高了密封圈5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軸套1與半軸齒輪2之間的密封可靠性。
從圖2可看出:半軸齒輪2的軸頸根部4為弧形過渡面,密封圈5位于斜面3與弧形過渡面之間,使密封圈5整體受力更均勻,有助于提高密封圈5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隆鑫工業有限公司,未經隆鑫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30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