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發動機水溫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2846.2 | 申請日: | 2007-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87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鄧偉;余訓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P7/16 | 分類號: | F01P7/16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發動機 水溫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發動機水溫調節技術,具體涉及對發動機水溫的控制。
背景技術
目前,普通發動機上水溫調節裝置是利用石蠟受熱情況發生固體與液體相互轉化,增大或減小體積而開啟或關閉缸蓋冷卻水向散熱器流動的通道來調節發動機水溫。這種水溫控制辦法無法準確控制缸蓋出口的冷卻水溫度;發動機冷卻水小循環常開,在發動機高熱負荷時冷卻水不能全部通過散熱器進行冷卻,水泵機械負荷較大,發動機功率損失大;冷卻水道流動阻力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發動機水溫調節裝置,以比較精確地控制發動機冷卻水溫。
本發動機水溫調節裝置由調溫器座、驅動軸及碟形閥、步進電機、水溫傳感器及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組成。調溫器座內有冷卻水小循環和大循環孔道,調溫器座上有經缸蓋的冷卻水進口、接散熱器的大循環水出口和接水泵的小循環水出口。驅動軸及碟形閥和水溫傳感器安裝在調溫器座里面,驅動軸及碟形閥是一個同軸雙閥結構一體結構,即在驅動軸上固定有兩個位置錯開并相互垂直的閥片,該兩閥片分別位于調溫器座的小循環孔道和大循環孔道上,驅動軸與步進電機連接。水溫傳感器和步進電機分別通過信號線和控制線與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相連。
本裝置通過碟形閥分別控制流至水泵的小循環水孔和流至散熱器的大循環水孔的開閉,保證小循環全開時,經缸蓋流到調溫器座的冷卻水不流入散熱器;小循環關閉時,冷卻水全部流過散熱器。驅動軸及碟形閥由步進電機驅動,步進電機的電能和控制信號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提供。水溫傳感器與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相連,向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提供水溫信號。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根據水溫高低驅動步進電機調節驅動軸及碟形閥開度以調節水溫。
本發明在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比較精確地控制發動機冷卻水溫。
2.在發動機熱負荷比較高時可以關閉冷卻水小循環(冷卻水不經散熱器直接進入曲軸箱、缸蓋水套),提高發動機循環水冷卻效果,降低發動機功率損失。
3.可以減小冷卻水道流動阻力。
4.提高發動機溫度調節的可靠性以及可檢查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小循環和大循環均為半開狀態。
圖2是本發明小循環和大循環均為半開狀態時的正視圖,與圖1對應。
圖3是小循環開啟,大循環關閉狀態時結構示意圖。
圖4是大循環開啟,小循環關閉狀態時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和圖1,本調溫器裝置由調溫器座5、驅動軸及碟形閥4、步進電機3、水溫溫度傳感器1及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2組成。調溫器座5上有經缸蓋的冷卻水進口A、接散熱器的大循環水出口B和接水泵的小循環水出口C。驅動軸及碟形閥4和水溫傳感器1安裝在調溫器座5里面,驅動軸及碟形閥4是一個同軸雙閥的一體結構,即在驅動軸41上固定有兩個位置錯開并相互垂直的大小閥片42、43,大閥片42位于調溫器座的大循環孔道中,小閥片43位于調溫器座的小循環孔道中。驅動軸41與步進電機3連接,水溫傳感器1和步進電機3分別通過信號線和控制線與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2相連,步進電機3的電能和控制信號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2提供,水溫傳感器1向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2提供水溫信號。
工作時,由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2根據水溫高低驅動步進電機3,步進電機3調節驅動軸41,其上的大小碟形閥42和43隨之轉動,如圖1所示,大小碟形閥42和43在大小循環孔道中的開度發生變化,可以調節流至散熱器和流回水泵的水量,調節發動機水溫。如圖3所示,當大碟形閥42轉至全部關閉大循環孔道時,小碟形閥43則處于全開狀態,這樣大循環關閉,冷卻水經缸蓋流到調溫器座的冷卻水直接流回水泵,不流入散熱器。如圖4所示,當小碟形閥43轉至全部關閉小循環孔道時,大碟形閥42又處于全開狀態,這樣小循環關閉,冷卻水全部流過散熱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28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功能選項排序設計系統
- 下一篇:一種電腦系統的加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