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92107.3 | 申請日: | 2007-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1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謝志勇;謝明峰;許哲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 | 分類號: | G02F1/133;G09G3/36;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蒲邁文;黃小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顯示裝置 及其 驅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是涉及于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區分方式及液晶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是一種目前常見的平面顯示器之一,其具有高分辨率、重量輕、厚度薄、及低功率消耗等優點,因此,目前液晶顯示裝置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除可以作為一般計算機顯示裝置使用外,還可作為人機接口用的觸控屏幕,且亦可與視訊系統結合而作為電視使用。
然而,雖然液晶顯示裝置越來越普及,卻也存在著一些技術上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廣視角的問題。承上所述,液晶顯示裝置的視角與其γ特性有關,在此γ特性是指影像的灰度與亮度的關系,圖1示出了現有的一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面板的灰度對光穿透率的特性曲線圖。請參照圖1,曲線L1至曲線L3代表正面觀看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面板時所觀察到的光穿透率。其中,曲線L1為紅光穿透率,曲線L2為綠光穿透率,曲線L3為藍光穿透率。然而,當以傾斜的角度(頃斜60度)來觀看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面板時,在同樣的工作電壓下,觀察到的光穿透率會發生變化而從使曲線L1、曲線L2以及曲線L3分別漂移為曲線L4、曲線L5以及曲線L6。
請繼續參照圖1,從圖1中可以看到,在較高灰度與較低灰度的區域,曲線L1的光穿透率與曲線L4的光穿透率相近,曲線L2的光穿透率與曲線L5的光穿透率相近,曲線L3的光穿透率與曲線L6的光穿透率相近。然而,在中間灰度區域,曲線L1、曲線L2以及曲線L3的光穿透率分別與對應的曲線L4、曲線L5以及曲線L6的光穿透率相差甚遠。也就是說,較高灰度與較低灰度的色偏移現象較輕微,中間灰度的色偏移現象較嚴重。
如圖2所示,其顯示在屏幕的正前方與斜前方所看到的影像在相同灰度的常態化亮度(normalized?luminance)關系圖,其中虛線為理想值、實線為實際值;詳細地說,于理想狀況下,在屏幕的正前方與斜前方所看到的影像的γ特性相同,因此如圖1的虛線所示,其常態化亮度關系呈一斜率為1的直線,然而,實際上,液晶顯示裝置有視角不夠廣的問題,所以當使用者在屏幕的正前方與斜前方觀看影像時,其所看到的影像的γ特性并不相同,亦即使用者在屏幕的正前方與斜前方所看到的影像的常態化亮度并不相同,通常在正前方所看到的影像的常態化亮度會大于斜前方所看到的影像的常態化亮度,因此,于不同角度所觀看的多視域液晶屏幕的畫面,其亮度差異導致各顏色混合的結果不同,其顯現的顏色仍會有些許差異,進而導致色偏的現象。
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有一種設計,其利用從圖1得知的結論,即較高灰度與較低灰度的色光的色偏移現象較輕微,進一步改變電路布局設計以改善色偏的現象。此現有技術是將一個像素單元區分為光穿透率不同的兩個區域。一區域的光穿透率較高,顯示較高灰度的色彩;另一區域的光穿透率較低,顯示較低灰度的色彩。特別的是,以較高灰度的色彩與較低灰度的色彩混合成一中灰度的色彩,則使用者不論正視或以傾斜的角度來觀看改良后的多域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面板,都可觀看到相近的色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21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