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苯并[1,2,3]噻二唑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90312.6 | 申請日: | 2005-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8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范志金;鮑麗麗;劉秀峰;范志銀;張永剛;苑建勛;聶開晟;石祖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17/12 | 分類號: | C07D417/12;C07D285/14;A01N43/828;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噻二唑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涉及與碳環稠合的含1,2-二唑的雜環化合物,具體涉及苯并噻二唑衍生物。
背景技術
植物誘導抗病激活劑作用機制新穎,對環境友好,屬綠色農藥范疇,現已研究開發成功的主要品種有S-甲基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酯(英文縮寫為BTH,英文通用名稱:acibenzolar-S-methyl)、2,6-二氯異煙酸和β-氨基丁酸、茉莉酸甲酯、烯丙異噻唑以及噻酰菌胺(英文通用名稱:Tiadinil,簡稱TDL)等(鮑麗麗,劉鳳麗,范志金,具有植物誘導抗病活性的先導化合物及其結構修飾,農藥學學報,2005,7(3):201-209;Michiko?Yasuda;HideoNakashita;Shigeo?Yoshida;Tiadinil,a?novel?class?of?activator?of?systemic?acquired?resistance,induces?defense?gene?expression?and?disease?resistance?in?tobacco.Japanese?Pesticide?Science,2004,29:46-49)。發明人曾建立了植物誘導抗病激活劑誘導抗病活性的篩選體系,有關苯并噻二唑誘導抗病活性的研究和專利文獻的報道情況已經總結在了發明人最近申請的專利文件的背景技術中,同時,發明人已經合成了一些BTH的衍生物,部分化合物顯示出誘導煙草抗煙草花葉病毒(簡稱TMV)的活性(范志金等,苯并噻二唑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誘導抗病活性的篩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0510013111.7,公開號:CN1680342A;范志金等,新型苯并噻二唑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誘導煙草抗煙草花葉病毒的活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0510014378.8),這類化合物的結構通式可表示如:
在國內外專利文獻公開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中,除了申請者自己申請的專利以外均未涉及其誘導煙草抗煙草花葉病毒(簡稱TMV)的活性,也未進行過相關的誘導抗病生物活性篩選的研究,為了進一步尋找具有更高誘導活性的新型BTH衍生物,為構效關系(QSAR)研究奠定基礎,本發明專利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結構修飾,合成了10個未見文獻報道的新化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誘導煙草抗煙草花葉病毒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誘導煙草抗TMV活性的篩選,其篩選體系包括離體的篩選和活體的誘導活性的篩選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測定和抑菌活性的篩選。
本發明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誘導煙草抗煙草花葉病毒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化學結構通式為:
其中:R1和R2分別是氫、吡啶-2-基、1,3-噻唑-2-基、4,6-二甲基嘧啶-2-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1-氰基-1,2-二甲基丙基、1-氰基-1,2,2-三甲基丙基、苯甲酰基、R1和R2以及與羰基相聯的氮原子共同組成含5碳原子和1個氮原子的六元環哌啶環,雜氮原子的間位或對位具有乙氧羰基的取代基。
其具體的化學結構式表示如下:
I.苯并[1,2,3]噻二唑-7-甲酰胺衍生物類:
本發明的誘導煙草抗煙草花葉病毒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如下:
具體分為以下步驟:
A.苯并[1,2,3]噻二唑-7-甲酰氯的制備:
在5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所需量的苯并[1,2,3]噻二唑-7-甲酸、及經過無水處理的甲苯、DMF和二氯亞砜,每克苯并[1,2,3]噻二唑-7-甲酸約加入7.4mL經過無水處理的甲苯、0.037mL的DMF和0.7mL的二氯亞砜,緩慢升溫度至80~90℃,保持此溫度繼續反應6小時,冷卻后過濾,濾液減壓蒸除多余的二氯亞砜并脫溶得產品苯并[1,2,3]噻二唑-7-甲酰氯,產品無須純化并保存在干燥器中備下一步反應直接使用;
B.誘導煙草抗煙草花葉病毒的苯并[1,2,3]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未經南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9031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